中科蓝讯(688332):海外业务成长空间大 AI需求推动ASP提升
一、乘TWS机遇而起,多元布局
二、印度和非洲TWS渗透率低,公司业务成长空间大
三、端侧AI加速落地,推动公司产品ASP提升
四、进入品牌TWS供应链,性价比路线有望赢得较大市场份额
五、财务表现稳健,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六、盈利预测、估值、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2
关键假设
1、端侧AI加速落地,推动公司产品ASP提升;
2、凭借性价比路线在品牌市场赢得较大市场份额;
3、印度和非洲市场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30亿元、23.90亿元、31.1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6.46%、30.63%、30.11%,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亿元、3.64亿元、4.5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70%、27.27%、24.60%,截至3月18日,现价对应PE分别为53.37、41.93、33.65倍。
从PE-Band来看,中科蓝讯历史动态PE主要位于22倍-40倍之间。
印度和非洲TWS渗透率低,公司业务成长空间大。综合中印TWS销量、智能手机渗透率和智能手机销量的对比来看,印度TWS销量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据Euromonitor和Meet Intelligence统计,2023年印度市场蓝牙耳机渗透率为25%,预计2027年将提升至37%,市场规模成长空间较大。非洲智能手机渗透率只有45%。随着功能手机用户向智能手机的迁移,非洲智能手机销量有望持续增长。2024年三季度,非洲智能手机均价仅为161美元,相比于较低的智能手机价格,价格低廉的白牌TWS对于非洲市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TWS一般配合智能手机使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只有45%,因此,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非洲TWS市场规模成长空间较大。
进入品牌TWS供应链,性价比路线有望赢得较大市场份额。2020年中科蓝讯TWS芯片、非TWS 蓝牙耳机芯片和蓝牙音箱芯片单价分别为1.30元、1.28元和1.53元,2020年,蓝牙音频芯片行业平均售价为3.19元,中科蓝讯产品单价远低于行业均价水平,而性能参数接近,公司产品性价比很高。目前,TWS创新速度放缓。这导致厂商不再单纯比拼技术,而是把高端技术下放到中端甚至是入门产品上。从IDC公布的市场调研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200元及以下价位段的产品出货量占到了中国整个市场的65%,而2022年全年这个数据还不到50%。顺应中低端产品走性价比路线的趋势,中科蓝讯有望依靠讯龙系列扩大市场份额。
端侧AI加速落地,推动公司产品ASP提升。2023年以来,消费电子厂商纷纷推动AI落地端侧,以提供差异化的功能。包括苹果、华为在内,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在旗舰机型上落地AI功能,随后,AI音箱、AI眼镜和AI耳机也随之出现,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由于AI终端需要具备更强的信息识别和AI运算能力,因此AI硬件的处理器需要具备更强的算力,中科蓝讯具备AI功能的产品的有望获得更高溢价。目前,公司高端系列讯龙三代产品内置Risc-V CPU+HiFi4高性能DSP,可满足音频类各种AI算法的应用开发,搭载中科蓝讯“讯龙三代”BT895X平台,支持豆包大模型AI功能的FIIL耳机已上市预售。该产品是继早前上市的Ola Friend耳机外,市场上第二款支持豆包大模型AI的耳机产品。
投资建议。中科蓝讯走性价比路线,在印度和非洲的业务成长空间大,同时顺应中低端TWS走性价比路线的趋势,中科蓝讯有望依靠讯龙系列扩大品牌市场份额。另外,端侧AI加速落地,推动公司产品ASP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3.64、4.5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3.70%、27.27%、24.60%,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中科蓝讯“增持”评级。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品牌客户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