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研究周报:两会后的信用债关注与挖掘
投资要点:
发展中化债,化债中发展2025 年信用债市场迎变局,“发展中化债,化债中发展”成为主旋律。综合来看,两会对债市的影响相对中性,股票牛市仍需等待基本面支撑,年内信用债供给结构或将改善,债市维持震荡格局,短期关注税期及跨季资金面对信用债走势的影响。
年内新增供给在哪里年内债市迎来新增供给,债市供需矛盾或小幅弱化,城投产业化转型或已成为趋势,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增加发行数量为首要宗旨。一方面,2025 年两会明确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 万亿元,其中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 亿元、特别国债5000 亿元、地方专项债5000 亿元;另一方面,退平台及产业化转型加速,政策及监管支持公司债及各类创新品种发行,信用债供给结构优化,城投债持续缩量,产业债仍为主要增量供给。
结合今年政策导向看,“335”产业认定标准仍严,产业主体为增量发行主力。区域方面,建议关注经济大省、化债进展顺利区域、区位及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级新区及经开区;主体方面,建议关注相对优质区域的涉农主体、公用主体;券种方面,建议关注高成长产业债,科创孵化、乡村振兴等创新债券品种。
高收益资产在哪里截至2025 年3 月17 日,行权估值收益率在2.5%及以上信用债存量规模约78,380 亿元,占比22.44%。其中城投债规模42,350 亿元,占比36.45%;产业债规模36,030 亿元,占比15.46%;金融债规模7,994 亿元,占比5.98%。从省份分布看,山东、江苏、广东等经济大省存量规模靠前。从收益率看,截至3月18 日当前各期限、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基本处于2.04%-3.39%区间,城投债及产业债基本处于2.04%-2.64%区间。
信用债投资建议及关注把握短端信用债配置窗口,从曲线变化看,收益率曲线走陡,短端持续震荡下行,中长端持续调整,3 月12 日信用债初现短暂修复迹象。短端品种确定性较强,票息保护相对充足,利差下行幅度相对更大;长端不确定性仍强,利差修复进度明显较弱,短期或仍以震荡为主。目前,在资金面进一步收紧概率不大的情况下,伴随短债收益率抬升,短久期信用债性价比凸显,迎来战略配置窗口期。从机构行为看,当前收益率或已达机构配置点位,短久期信用债存在买盘支撑。1Y 短久期信用债基金及银行理财买入力量仍强,1Y-5Y 中短久期信用债保险及理财买入力度较大。
哪些品种值得关注 当前各品种期限利差走阔,处于相对较高历史分位数水平。建议关注1YAAA/AA+商金债、二级资本债挖掘机会,优先关注大行,整体流动性较优;建议关注1Y 中高评级普信债挖掘机会,利差相对可观,基本处于20%以上历史分位数水平。同时,近期地产板块政策表述积极,地产化债支持政策积极推进,万科等地产风险边际缓释,地产或迎来持续改善,建议关注央企地产挖掘机会。
风险提示 资金面收紧超预期、利率调整风险、化债政策显著调整、统计口径差异、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