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席财经

类别:宏观 机构:武汉博览财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 日期:2025-03-21

  【热点聚焦】特供金融监管机构及高端客户内部参考(2025/03/21)

    中概股“近一个月最大跌幅”VS各地方深挖“科技内生动力”隔夜,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3.84%,创2月25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较周三纽约尾盘跌213点。

      中概股算是“补”上了此前美股回调的“缺口”。在美国政府的“关税大棒”与“衰退论”的连番轰击下,近期美股迎来一波较大幅度回调;而美联储“不降息”之后鲍威尔重弹“通胀暂时论”的老调,“勾起”了投资人对美联储政策操作的“疑虑”(想想本轮降息周期前鲍威尔的操作历史),美股仍然“压力山大”。

      那么,这次中概股的“补跌”,究竟是“结清欠账”就既往不咎,中国资产继续向上重估呢,还是就此与美股“和光同尘”?

      博览财经认为,在国内外长期资金没有完成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之前,中概股仍有望“走完属于自己的独立行情”;而其背后的支撑,就来自于中国各地方、各行业加速落实“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尤其是“向科技高地”深挖增量的能力。

      稳住外贸“基本盘”,但“稳增长”核心仍在内部产业升级

    日前,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听取8家企业负责人发言后,总理说,当前外贸形势复杂严峻,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放眼全球、抢抓机遇,团结起来、共迎挑战,不断提高搏击风浪的能力。要大力开拓多元化市场,积极创新贸易渠道方式,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必须承认的是,美国的“关税大棒”在促成一波“抢购、抢运潮”,拉动近期出口之后,有可能就要迎来“出口增速的放缓、回落”,外贸对“稳增长”的净贡献很可能被削弱。此时“促内需”就显得更加急迫,而消费端也确实在发力——从商务部获悉,1月15日《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发布以来,补贴政策快速落地,成效显著。根据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资格校验系统数据平台监测,截至3月18日,已有4219.3万名消费者申请了5225.1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完成购买2254.6万件,销售669.5亿元。

      此前,有关方面也相继出台了“通过提高居民收入预期来巩固、提升居民消费倾向”的“促销费专项”。

      而“提升居民收入预期”的主渠道,仍然是就业,尤其是“收入较高”的新兴产业的岗位。而这就指向了近来各地方从人工智能到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进而由陆向海“扩展”到海洋经济、深海科技等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要增长空间”的浪潮。

      各地方“抢抓”科技创新落地、赋能实体经济稳增长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纳入“深海科技”,并将其对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随后,海南、广东、山东等沿海地区快速跟进,形成差异化布局,构建全国深海科技产业生态圈。据官方披露,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如今从决策层到各地方各部委相继发力,后续势必在10万亿的台阶上“更上一层楼”。

      相较于“沿海”这个区位优势,人工智能及其带动的具身智能产业链,对所有地区显得就更加“普惠”了。AI+浪潮成为了各地方“挖潜”的主攻方向——作为深海科技与机器人产业的“链接”,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团队联合研发的深海小型多模态机器人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顶刊《科学?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长不到50厘米、体重仅1500克,能在万米深海多模态运动。

      与此同时,北京市披露,目前已备案105款大模型产品,数量全国第一;智能体创新提速,最近爆火出圈的Manus的国内产品Monica在京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此外,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已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北京第三例人体植入手术。至今,3例患者状态良好,其中瘫痪病人已实现意念控制运动,因患渐冻症而失语的病人已实现中文交流能力。专家认为,“北脑一号”集成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柔性高密度脑皮层电极,128通道同时采集的信号通量居国际同类产品之首。

      而《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则提出,支持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面向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灵巧手、高精度传感器、柔性关节、球形电机等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开展“揭榜挂帅”任务,按不超过项目设备和软件投入的50%,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资助。

      恰在此时,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对外开放基金即将发布,基金总规模300万元,平均单项资助金额30-50万。该基金围绕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及细分17个资助方向,资助相关研究团队在相关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

      湖北省举行2025新能源汽车“双百跃升”活动,助力东风汽车今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100万辆、“湖北造”新能源汽车年产量100万辆的“双百万”目标。力争到2027年实现湖北整车产量突破300万辆且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0%以上,L2级及以上智能网联功能的新车销量占湖北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90%以上,新能源汽车出口额突破400亿元等目标。

      2025年山东重点开展“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等行动,加速突破高技术船舶海工产品,巩固关键核心技术领先地位,力争全年产量突破100万辆。大力促进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遴选元宇宙创新名品和应用名景10个以上,培育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加速园区。

      科技创新落地产业化,是中国资产“长红”的经济基础

    整体来看,决策层“向科技挖潜、向人工智能要经济增量”的整体战略得到了各地方积极落实,在外部需求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依靠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提升国内消费潜力”这条“内需稳增长”的链条正在逐渐打通,也成为中国资产能够“承受住”外部压力,而继续受到内外资关注、增配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