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耐股份(002225):海外新市场 镍钴新领域 质变开启

类别:公司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鹤涛/范超/李金宝/肖百桓 日期:2025-03-16

  出海头兵:公司海外布局再迎加速度耐火材料主要用于工业窑炉耐高温领域,属于耗材,基于更大下游和更快更换频次,其核心下游是钢铁。我国年产量2819 万吨(2023 年),长期出口比例15%~30%。中期加速出海是必然:1、货值偏大,无运输半径制约,存在实践前提;2、海外市场更大,全球约300 亿欧元,约国内1 倍。3、海外同行竞争力不强,主要囿于成本管控较差和竞争不充分,价格虽远高于国内,但盈利能力并不高,国内出海具备较强竞争力。4、国内景气承压,出海谋增长是必然。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出海走在行业前列,2023 年海外收入14.7 亿元,远高于国内同行,占比自身收入27%;主要出口国家有俄罗斯、印度、越南、韩国、美国等。在地缘经济支撑下,当前公司海外布局迎来2.0 时代,从过往产品出口到产能出海。近年公司在美国和塞尔维亚两国建厂,产能分别为2、4 万吨,美国需求景气较好,且市场竞争烈度不高,价格约国内2~3 倍;塞尔维亚为生产基地,锚向东欧其他国家,需求潜力和盈利也优于国内。公司依托国内成熟技术工艺、管理范式和客户资源,实现在海外快速导入。目前产能建设已完成,2025 年进入销售放量阶段,稳态运行后有望为公司贡献1~2 亿净利润,期待中期更大产能扩张下高弹性。

      资源变现:优质菱镁矿运用空间打开

      新型沉淀剂氧化镁需求景气可期:1、下游新能源金属(钴镍)需求提升;2、沉淀剂迭代升级。

      钴:2023 年全球钴产量23 万吨(刚果金占比超70%),测算对应潜在氧化镁需求约23 万吨(1:1 关系);目前钴沉积主要采取活性氧化镁作沉淀剂,主要供应商为美国马丁公司(海水提取法)和昆士兰镁业(矿山法)。国内个别企业通过卤水法提供,但品质与海外相比仍有差距。

      未来,公司切入该市场可期:1、下游中资占比渐成主导,对国内供应商接受度更高;2、钴价下行,下游降本动力较强,公司本有具备较强竞争力。3、下游需求扩容,海外供应存在瓶颈。

      镍:随着低品位红土镍矿开发加大,湿法提取逐渐成主流工艺,2021 年以来印尼HPAL 产能快速增长,2024 年印尼MHP 产量达到约32 万吨金属镍,预计2025 年将增长至45 万吨。目前湿法沉淀剂以传统氢氧化钠为主,未来有望被活性氧化镁取代:1、不引入杂质,产品纯净度高;2、产品含水率低,过滤性能优良,并降低运输、烘干成本;3、尾水处理简单高效成本低。

      公司西藏卡玛多矿是非常稀有的隐晶质菱镁矿,证载年开采量100 万吨。2025 年初,公司与格林美签署战略协议,实现破冰一步,期待2025 年迎来快速放量,并在更多下游取得突破。

      国内主业:分散大市场下的龙头扩张

      国内耐材是大市场,市场超1600 亿,上市公司有4 家。行业准入门槛和生产壁垒并不高,导致长期处于过剩和高度分散状态,公司是最大龙头,2023 年销量76.7 万吨,全国份额约3%。

      未来行业走向集中可期:1、盈利承压下,下游存在降本挖潜动力,而整包通过一体化服务和结算模式,有效降低下游耐材更换成本,同时该模式对垫资能力提出要求,头部企业占优。2、目前不少同行仍属于钢企子公司,钢企整合有望带来上游集中。3、需求承压竞争加剧,小企业存在自然出清可能。预计2024-2025 年业绩1.5、3.2 亿,对应PE 为39、19 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市场景气度持续承压;2、海外扩张进度较为缓慢;3、活性氧化镁产品客户拓展较为缓慢;4、整体竞争环境加剧;5、盈利预测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