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601021):时刻与航网优化 票价上涨超预期
时刻与航网优化:国内航网不断优化,国际恢复有望提速。优化一:一线城市强化,北京缺口补齐。1)从时刻绝对值看,2024 年冬春航季,公司在浦东/深圳/广州的国内时刻量较2019 年分别增长45%/46%/30%,增幅远超行业(29.6%/22.1%/20.5%)。
公司自2023 年起通过运营大兴-兰州、大兴-济州岛航线填补了北京市场空白。2)从国内时刻市占率看,2024 年冬春航季,虹桥市占率9.85%;浦东市占率为6.43%,高于疫情前水平;广州市占率为1.38%,相对保持稳定;深圳市占率为3.31%,为2015年冬春航季来最高水平。3)从高频航线看,浦东机场高频航线重点布局东北地区航线,旅游属性较强,虹桥机场主要聚焦华南一线城市,与深圳、广州保持高频次对飞(70-78 班次/周),公商务属性较强。深圳、广州机场高频航线主要连接宁波、石家庄、兰州等公司主要基地。春秋航空高频航线兼顾公商务与旅游属性,为营收提供坚实保障。优化二:基地时刻增长,航线距离拉长。1)航网向中西部纵深布局。2021年起公司成都天府时刻量逐年增加,通过开通青岛、兰州等航线,覆盖东西部主要城市,通过开通兰州、伊宁航线连接中西部区域;公司大力建设兰州基地,通过新增喀什、伊宁等航线,强化西北地区与中东部、新疆的连通性。2)长途航线频次提升。
兰州-喀什(2437 公里,42 班/周)、兰州-伊宁(2061 公里,28 班/周)、成都天府-伊宁(2538 公里,14 班/周)的运行使得公司国内平均航距拉长至1710 公里(居上市航司首位)。3)区域枢纽功能强化:扬州机场运营航线覆盖东北、华南、西南、西北以及华北等多个城市,航线网络布局相对完善,大部分航线维持在每周14 班。
揭阳机场高频航线主要运营中短程航线,2024 年冬春航季揭阳-虹桥和揭阳-南京班次提升至每周28 班。其余基地2024 年冬春航季运行相对稳定。优化三:红眼时刻占比下降,时刻质量改善。公司国内红眼时刻(22 点-凌晨6 点)的占比从2015 冬春的13.31%逐步降至2024 冬春的10.13%。虹桥的国内红眼时刻从2019 年冬春航季的91 个/周降至2024 年冬春航季的80 个/周,浦东的国内红眼时刻从2023 年冬春航季的110 个/周降低至86 个/周。宁波、石家庄、沈阳、大连、兰州、南昌机场红眼时刻较2023 年冬春航季均有明显降幅。优化四:国际航线恢复,日韩先于其他。2024 年冬春航季,公司日本航线占比从23 年冬春航季的26.20%增加至35.14%,几乎恢复至2015 年的高点。韩国航线时刻占比为14.86%,份额保持相对稳定。泰国航线占比从2023 年冬春的40.77%下降至2024 年冬春的36%。
票价上涨超预期:成本优势显著,收益水平提升。1)票价水平(座公里收益)超2019年:得益于国内一线及基地机场时刻增量与结构优化,以及国际高收益的日韩地区先行恢复,2023 年、2024 年H1 公司座公里收入分别为0.368 元及0.359 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2.03%、7.51%,同时,2023-2024 年Q3,春秋与三大航座收平均值的比值最高为89%(2024Q3),而疫情前的最高比值在84%(2019 年Q1 及Q3)。
2)扣油座公里成本已低于2019 年:2024 年H1,公司座公里成本为0.314 元,较2023 年下降0.59%,但较2019 年上涨5.5%(2024H1 平均油价较2019H1 上涨34.52%)。2023-2024Q3 公司春秋航空座公里成本约为三大航平均的70%,基本恢 复至疫情前水平,扣油座公里成本更是接近历史低位。3)成本仍有下行空间,与三大航票价差距有望进一步收窄。2024H1 公司飞机利用率为9.28 小时,恢复至2019年的83%,较正常水平仍有约20%上行空间;同时,公司机队规模较2019 年增长38.71%,新机型将燃油效率提升20%并带来了座位数的提升(180 座提升至186 座或240 座)。2025 年,行业客座率已恢复至高位,公司客座率更维持在90%以上,无需通过降价提升客座率,随着民航局加强价格监管,市场无序竞争有望缓解,低成本航司票价下限将随市场整体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25.11/30.78/39.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23%、2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油价上涨风险、第三方数据可信性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