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600699):人形机器人及汽车电子业务加速发展

类别:公司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唐旭霞/杨钐 日期:2025-02-23

  事项:

      公司公告:根据均胜电子官微,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 年,均胜电子在董事长王剑峰“再创业,创新前行”号召下,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尤其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相关前瞻技术与市场战略布局,目前,均胜电子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的核心零部件已经向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送样;2025 年2 月,均胜电子为人形机器人研发了嗅觉传感器,这个传感器的应用将推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和智能机器人进入嗅觉感知的新时代。

      汽车电子领域,根据均胜电子官微,近日,均胜电子在车身域智能化方面再获突破,成功获得首个区域控制器项目量产订单,根据规划,均胜电子将为某知名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车提供区域控制器,并将在2025 年实现快速量产,此外,均胜电子在已经建立的AI 大模型应用基础上,也第一时间接入DeepSeek,不断赋能公司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汽车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

      国信汽车观点:均胜电子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1)机器人方面,向包括全球车企在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公司提供软硬件及解决方案,将自身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高端制造能力,加速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均胜电子在车规级零部件生产方面的工程能力、生产效率、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优势显著,产品经过全球顶级主机厂高标准验证,足够支持具身机器人零部件批量化生产。2)汽车电子方面,近年来,均胜电子已发布了系列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单元和座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等智能化产品,公司将为某知名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车提供区域控制器,后续订单开拓可期。此外,公司第一时间接入DeepSeek 大模型,用AI 为智能驾驶注入新活力。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 年营收为568.43/605.28/652.12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10/15.82/19.20 亿元,对应PE 为22/18/15 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均胜电子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加速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根据均胜电子官微,2025 年,均胜电子在董事长王剑峰“再创业,创新前行”号召下,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尤其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相关前瞻技术与市场战略布局。均胜电子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向包括全球车企在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公司提供软硬件及解决方案,将自身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高端制造能力,加速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均胜电子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的核心零部件已经向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送样。

      2025 年2 月,均胜电子为人形机器人研发了嗅觉传感器,在4mm芯片集成了10,000 个垂直纳米管传感器,能精准检测ppb 级气体浓度,识别8 种单一气体的准确率达99%,这个传感器的应用将推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和智能机器人进入嗅觉感知的新时代。

      近年来,车企与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入局机器人产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近两年已有超过10 家主流车企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布局,海外车企也已入场。其中,多家已经开展机器人业务的车企是均胜电子长期合作伙伴。车企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主要原因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技术层面具有技术同源性,软硬件高度重合,并且可以供应链协同共享。例如,在技术层面,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芯片、雷达、摄像头等硬件和软件算法、动力电池充电和能源管理等与具身机器人相关技术高度相通;在供应链层面,汽车产业链非常成熟,车企可以借助现有成熟供应商,以车规级标准定制开发生产,提升性能的同时还可以确保品质。

      现阶段,成本是具身机器人普及最大障碍之一,规模化生产具备高稳定性的零部件非常重要。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供应链、工程能力及大规模生产优势,可以支持具身机器人低成本大规模量产。均胜电子在车规级零部件生产方面的工程能力、生产效率、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优势显著,产品经过全球顶级主机厂高标准验证,足够支持具身机器人零部件批量化生产。

      均胜电子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座舱域、智驾域、网联域、动力域以及车身域,向全球整车厂客户提供全面的跨域解决方案,客户覆盖超过100 个全球汽车品牌。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均胜电子全球客户对配套零部件需求也在持续提升。“敢想、敢做、敢变、敢拼”,均胜电子凭借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丰富的产品线,深厚的技术沉淀,以及优秀的全球制造能力,持续寻找新的成长机会。不仅是自身,均胜电子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发力,还将有助于加快车企以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研发和量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实现更高效打造更智能的机器人,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多场景普及应用。

      汽车电子方面,均胜电子新获区域控制器量产订单,并接入DeepSeek 大模型,赋能智能驾驶根据均胜电子官微,近日,均胜电子在车身域智能化方面再获突破,成功获得首个区域控制器项目量产订单。根据规划,均胜电子将为某知名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车提供区域控制器,并将在2025 年实现快速量产。此次项目定点,体现了均胜电子在区域控制器和汽车智能化方面产品研发能力获得车企进一步认可。

      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汽车电子化水平日益提高,重要性不断提升。车身区域控制器能够实现车辆物理区域内的各种功能集成和管理,对增强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驾乘体验非常关键。区域控制器除了是区域内各个执行器、传感器外,如空调控制、车灯控制、中央门锁控制、安全气囊以及电动座椅、电动车窗等;它还可负责处理数据、图像等,与汽车的大脑(中央计算单元)进行信息传输,有效减少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复杂性,从而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近年来,均胜电子积极探索布局车身域控,并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在多领域域控产品上拥有深厚的研发和量产经验,已推出nZone 系列区域控制器产品。该系列域控产品可通过模块化和可扩展性设计,还可以满足特定的客户要求和多样化的车辆平台。

      不仅在车身与安全领域,均胜电子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以及适配不同自动驾驶级别的汽车安全系统方面,都持续创新和突破。例如,均胜电子已发布了系列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单元和座舱域控制器等智能化产品;5G-V2X 产品已经应用在多个车型;系列高阶的智能自适应汽车安全约束系统可与智能传感器、智驾系统、座舱等协同联动,向驾乘者提供主动、全面和及时可靠的智能化安全系统等等。

      近期,均胜电子针对汽车行业软件开发的流程特性和行业标准要求,开发出的AI 编程工具JAIC(JoysonAI Coding),已经部署DeepSeek、Llama 和Qwen 等多个系列的开源大模型,并开始研发代码智能体(Coding  Agent)等新工具,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技术开发提质增效。近年来,AI 大模型发展迅速,将大模型应用到汽车领域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议题,尤其是在ChatGPT、DeepSeek 等大模型发布后,大模型加速进入汽车行业。均胜电子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加大对AI 的应用,提高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开发效率。

      在AI 与汽车科技融合方面,均胜电子2021 年成立均胜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专注于汽车自动驾驶;2023年,均胜电子还组建了一支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硅谷和奥地利等地的中外专家的AI 团队,致力大模型的应用研发和落地工作。去年,均胜电子针对汽车行业软件开发的流程特性和行业标准要求,开发出AI编程工具JAIC。这一AI 编程工具,除了基本的代码问答和生成功能,还实现单元测试自动化、静态代码分析及修改等定制化功能,能极大提高汽车软件开发的效率与质量。

      近期,AI 大模型DeepSeek 引发全球关注,并有望为AI 在多场景应用赋能升级。DeepSeek 技术能力迅速渗透至汽车行业,多家车企宣布在车型中接入。均胜电子在已经建立的AI 大模型应用基础上,也第一时间接入DeepSeek。“自去年底DeepSeek-V3 发布以来,因其在代码方面的优异能力,我们的AI 编程工具JAIC 在第一时间接入了DeepSeek-V3,有效提升了我们的软件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均胜电子AI 团队负责人介绍:“近期发布的DeepSeek-R1 更是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尤其适合代码相关任务。均胜电子也在第一时间本地部署了DeepSeek-R1 推理大模型,并且接入了我们的AI 编程工具JAIC,有效提升了现有代码类任务的能力。”此外,均胜电子在接入各类优秀AI 大模型的同时,正进一步研发Coding Agent(代码智能体),探索从AI 编程助手到AI 程序员的发展路径,不断赋能公司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汽车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

      投资建议:均胜电子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均胜电子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汽车电子方面,近日,均胜电子成功获得首个某知名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车提供区域控制器量产订单,并将在2025 年实现快速量产,此外,公司在已经建立的AI 大模型应用基础上,第一时间接入DeepSeek,不断赋能公司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汽车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机器人方面,向包括全球车企在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公司提供软硬件及解决方案,将自身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高端制造能力,加速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均胜电子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的核心零部件已经向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送样,2025 年2 月,  均胜电子为人形机器人研发了嗅觉传感器,将推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和智能机器人进入嗅觉感知的新时代。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 年营收为568.43/605.28/652.12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10/15.82/19.20 亿元,对应PE 为22/18/15 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