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专题报告:博采镜鉴:从耗材巨头泰尔茂的发展历程看医疗器械企业的全球化

类别:行业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余文心/贺文斌 日期:2025-02-10

  从耗材巨头泰尔茂的百年历程看全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泰尔茂成立于1921年,从生产温度计起家逐步进入医疗器械市场,至今百余年,已形成三个主要板块:心脏和血管、综合医院服务以及血液和细胞技术。自1985年推出导丝以来,泰尔茂专注于介入器械领域,如鞘或导引导管,通过不断加强其对患者友好的TRI产品阵容,在介入器械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从FY2024回顾,过去30年间泰尔茂归母净利润增长近18倍,总市值增长近33倍已超240亿美元,而同期日本医疗保健指数上涨约4.5倍。我们从业务驱动、并购、全球化、研发共五个角度对泰尔茂进行了拆解,意图为我国医疗耗材类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借鉴。

      专注经桡动脉介入产品数十年,渗透长期提升带动构成增长基础。泰尔茂在1985年凭借涂层导丝进入了心脏导管产品市场,9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经桡动脉介入(TRI)导管产品。伴随TRI市场潜力的逐步展现构成公司长期增长基础,公司预计2026年TRI在冠状动脉、外周动脉、介入肿瘤学、神经血管领域的渗透率分别将达到约70%、20%、20%、10%,整体较2023年水平进一步提升。

      逐步提升并购拓展层次,加速业务布局及海外拓展。 2006年之前公司主要收购新技术,被收购标的仍维持自主运营。2007到2015年泰尔茂开始在已有业务的领域进行拓展收购,并通过反向整合将泰尔茂的业务并入被收购公司。 2016年以来公司开始持续的海外大规模并购, 2016年当年公司进行了三次美国区域并购,每宗交易金额超过10亿日元,并将收购的资产整合到已有的海外实体中进行管理。

      以亚洲区域为基础向外辐射,逐步扩大非本土生产比例网络。泰尔茂的全球化进程始于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和菲律宾等地建立生产中心,以此为基础通过跨境并购加强了全球业务基础设施。伴随出海的深化,泰尔茂海外销售额显著增长,2023年公司非本土收入占比已达到77.1%,其中美国区域收入占比30.4%,欧洲区域收入占比20.8%,中国区域收入占比8.6%,日本本土区域收入占比仅22.9%。

      构建多层次的研发体系,从设备到解决方案转向的“3D”战略。2023年泰尔茂的研发投入达到4.7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7.5%。泰尔茂集团的研发分为集团研发和公司研发,并由CTO监督。公司的核心思路是从设备向解决方案转变的“3D”研发战略,包括:递送方案(Delivery)、数字化方案(Digital)以及设备药物方案(Deviceuticals)。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产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手术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