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光科技(688167):短期业绩承压 新兴业务未来可期

类别:公司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单慧伟/马军/黄瑞连 日期:2025-01-22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4 年业绩预告,2024 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到-2.0 亿元,同比下滑266-321%;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到-2.1 亿元,同比下滑325-395%。

      短期业绩承压

      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主要系:

      1、工业激光传统领域下游客户竞争激烈。公司作为上游元器件供应商,工业激光传统领域业务受到较大挑战,导致该板块收入下滑、毛利率下降。

      2、并购项目尚未盈利。1)瑞士炬光:公司24 年1 月完成对瑞士炬光的并购。由于该并购为收购海外硬科技亏损公司,海外并购整合需要较长周期。虽然公司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降本增效措施,经营亏损总体情况有所收窄,但瑞士炬光24 年仍为亏损。目前公司已将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从瑞士纳沙泰尔转移至中国韶关,以降低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成本。目前韶关基地已正式投入生产运营。2)ams OSRAM:公司24 年9 月完成对amsOSRAM 光学元器件部分资产的收购。由于并购完成时间尚短,而新设子公司短期内出货量低,人工成本及折旧摊销带来的运营成本未能充分吸收,导致新加坡公司24 年出现较大亏损。

      3、计提减值:1)商誉减值:对汽车光学产品组(3 亿人民币)及UVL 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2)资产减值:公司将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从瑞士纳沙泰尔转移至中国韶关。随着韶关基地正式运营,公司决定关闭瑞士基地原汽车压印光学器件生产工厂,故对原瑞士基地源汽车压印光学器件生产工厂进行资产减值;3)存货减值:对竞争力较弱、市场表现欠佳且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线实施了全面的精简与优化。对被精简的产品涉及的存货计提存货减值。

      4、一次性费用:公司在并购过程中涉及相关法律、评估、审计等咨询服务费等一次性费用对公司的运营成本有较大影响;同时在并购整合过程中涉及设备搬迁、厂房装修及冗余人员裁撤等一次性费用的发生也进一步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业务放量助力公司加速成长1、汽车:据公司2024 年半年报,在激光雷达方面,公司基于客户需求和行业技术路线趋势判定,进一步基于VCSEL 光源进行线光斑发射模组方案升级研发,已获得欧洲Tier1 头部激光雷达客户研发和样品订单。在激光投影照明方面,公司基于市场趋势判断,启动了下一代MLA 大灯技术的研发,预计于2025  年初面向行业客户提供样品。

      2、泛半导体制程:据公司2024 年半年报,在芯片制程领域,公司完成了碳化硅激光退火模块的客户端工艺验证和产品验收。获得了多家客户的激光辅助键和(LAB)系统的样品订单并完成了部分订单交付;在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公司进一步拓展Flux H 产品的面光斑加热/干燥方案,并向国内外多家重点客户进行送样和工艺验证。

      3、医疗健康:据公司2024 年半年报,针对专业医疗健康领域,公司启动了新一代激光净肤模组产品的开发工作;实现了标准品及定制品可变光斑手具的小批量交付。同时,基于欧洲新的医疗法规要求,公司完成了相应的激光净肤多功能手具样品的开发及送样工作。针对家用医疗健康领域,支持客户进行激光嫩肤临床验证工作,并得到了积极的临床反馈。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7、8.85、12.13亿元,同比+20.6% 、+30.8% 、+37.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0.81、2.07 亿元,同比-296.8%、+145.4%、+156.2%;EPS 分别为-1.97、0.89、2.29 元。2025 年1 月22 日股价为64.41 元,对应PE 分别为-32.66x、71.98x、28.10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产业化不及预期风险,框架协议合作风险,资产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新兴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