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政治局会议精神解读:政策定调超常规 跨年行情将延续
本报告导读: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财政政策凸显“更加积极”。“转型牛”的条件正在形成,跨年行情有望延续,看好科技成长与地产链困境反转。
投资要点:
直面中国经济关键挑战,政策目标导向清晰且明确。过去几年股票市场的深度调整一方面定价了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现实挑战,另一方面定价的是决策层政策态度的相对保守克制,股票市场投资者信心持续不足。此次政治局会议不仅直面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资产价格下行、内部需求不足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明确了强目标导向型的政策思路,会议明确“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的政策目标。当前决策层对于扭转经济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态度的根本性转变,正成为股市出现行情和底部抬高的坚实基础。
政治局会议对经济政策定调迎来历史性关键突破,政策想象空间进一步打开,并有望带来市场投资者对政策信心的一次系统性修复。
1)宏观经济政策定调迎来历史性的、决断性的积极突破。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继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积极的财政政策”、2020 年新冠疫情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有为”以后,财政政策立场的又一次关键突破,这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力度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是我国自2009 和2010 年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政策立场再次转向“适度宽松”,预期可能出现更大力度的降准降息,同时对汇率约束的容忍度更大。2)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表述,政策想象空间打开。
会议提出“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意味着政策“响应”时间的缩短,以及政策间协同发力“组合拳”模式的建立,政策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望明显提高。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意味着政策重心正在加快转变与优化,由内需主导的经济与市场将成为投资的关键线索。一方面,逆全球化与关税压力加剧,倒逼对外依赖度降低。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亟待从传统的投资和出口驱动增长的模式转向“政府促进消费、消费引导投资”的新模式。另一方面,本次会议将提振消费放在新质生产力之前,隐含了在推进产业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内需空间的打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2025 年有望延续与扩容,支持品类或从去库存导向调整为支持产品升级。“两重”领域,亦将发挥好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
投资策略展望:“转型牛”的条件正在形成,跨年行情有望延续。1)经历长时间持续调整,悲观预期和微观结构出清,是股市具有估值弹性的先决条件;2)决策层对扭转经济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态度的积极转变,是构成远期预期上修、摆脱“熊市思维”与股市底部抬高的重要基石;3)资本市场改革提升股东回报,而化解债务、推动改革与稳定资产价格,有望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三支箭”,中国股市的转型牛正在形成。风格与行业配置上,迎接“转型牛”,棋眼在成长;关注地产链价值修复,看好出海与悦已消费。
风险提示:政策理解偏差;历史经验失效;地缘局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