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研究:看好苹果链、AI驱动及自主可控产业链

类别:行业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樊志远/刘道明/刘妍雪/邓小路/邵广雨/丁彦文 日期:2024-12-09

  行业观点

      AI 大模型给消费电子和IOT 硬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望持续带动硬件创新、产业链价值量提升和加快换机周期。

      苹果硬件创新和成长趋势逐渐清晰,2025 年IPhone17 有望迎来硬件及端侧AI 大创新,2026 年苹果有望推出折叠手机/iPad 和智能眼镜。AI 智能眼镜百花齐放,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半导体自主可控是大势所趋,看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及国产算力产业链。2025 年看好苹果产业链、AI 眼镜、AI 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投资逻辑:

      苹果iPhone 开启新一轮创新与成长:AI 赋能,iPhone17 有望在SOC 芯片AI 能力提升、散热、FPC 软板、电池及后盖等方面迎来升级及价值量提升,苹果产业链细分龙头公司估值合理,2025-2026 年苹果硬件/端侧模型创新及销量增长趋势确定,预测在SE4、Slim 机型(轻薄款)及折叠手机的带动下,2025-2027 年iPhone 销量将快速增长,2023 年iPhone 销量为2.25 亿台,预测2026 年iPhone 销量有望达到2.6-2.8 亿台。

      AI 智能眼镜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Meta 和雷朋的第二代产品Meta Ray-Ban 在接入AI 大模型后,销量大幅增长,多家厂商发布AI 智能眼镜,包括百度、Looktech、Rokid、Inmo 等,根据产业链调研,国内至少有 50 个团队在做 AI眼镜,当中不乏华为、小米、vivo、荣耀等硬件厂商,海外大厂苹果、微软、Meta、谷歌、OpenAI、亚马逊等也在积极布局。2025-2026 年带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有望崛起,未来三年智能眼镜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AI 云端算力硬件需求持续旺盛:北美四大云厂商2024 年三季度合计资本开支588.6 亿美元,同比增长59%,其中亚马逊Q3 资本支出同比增长81%,达到226 亿美元,微软Q3 资本支出达到149 亿美元,同比增长50%。云厂商资本开支继续保持高增长,英伟达Blackwell 芯片需求强劲,预测2025 年供不应求,继续看好AI 云端算力产业链。

      Ai 驱动+周期复苏,PCB 迎来新机遇:PCB 作为周期性成长行业,在去年经历了需求承压之后开始迎来了新一轮的向上周期,PCB 整个行业的修复在2024 年的第一季度就开始充分体现,至第三季度A 股PCB 和CCL 行业基本上保持了同比增长的态势,根据prismark 的预估,2023-2028 年全球PCB 产值复合增长将达到5.4%。AI 云端算力对PCB 需求大幅增长,也带动PCB 技术不断升级,高多层板、载板、HDI 是关键的成长方向,英伟达GB200 机架HDI 板需求激增,交换机不断升级,带动高多层PCB 量价齐升,AI-GPU 算力芯片的爆发也带动了IC 载板需求快速增长。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自主可控加速:美国BIS 将制裁的深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40 个实体清单主体,其中包括半导体设备公司、eda 公司、半导体材料公司以及晶圆厂。我们认为,制裁收紧后,国产化率提升成为重中之重。对于fab 来说,设备国产化率有望加速。对于设备厂来说,零组件国产化率提升有望成为立身之本。预测在AI 需求带动、存储持续扩产及国产化率提升的带动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将积极受益。

      海外科技,继续看好AI 产业链:1)AI 相关半导体营收占比提升,且有望仍然维持较高景气度;2)降息周期以及AI创新有望拉动消费电子终端需求;3)工业、汽车库存去化有望结束,全球半导体有望在25 年保持快速增长。我们继续看好AI 相关产业链,包括AI 芯片、以太网以及先进制程的机会,同时建议关注AI 带动的端侧创新的机会。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2025 年电子行业有望AI 与周期复苏共振,看好苹果产业链、智能眼镜、AI 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风险提示

      云厂商AI 资本开支低于预期、AI 端侧应用不达预期、消费电子需求复苏慢于预期,晶圆厂资本开支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