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勇立潮头 拥抱指数
导言:我们回顾2024 年大类资产市场基本特征:黄金>全球股票>A 股>国内债券>其他商品。指数投资的优势在于以上资产均有跟踪的产品用于配置。我们在基金的配置策略上主要着眼于两部分进行讨论:1.大类资产配置的框架与策略;2.权益资产的配置策略。最后我们将结合以上两个论点的结论,给予基金组合配置建议。本文涉及的资产类别仅基于ETF 视角。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2025 年权益资产整体配置价值大于其他大类资产,其中AH 股大于美股,其次为商品与债券。其中债券作为稳定组合收益,降低波动率的产品,配置比例不建议低于60%,权益的配置比例可以适当提升,根据风险偏好的不同建议的配置比例为20%-30%,商品配置遵循长多短空的配置思路,遵循左侧交易策略择时配置,建议配置比例保持在10%左右。综合来看,我们认为2025 年大类资产配置价值排序是:AH 股>外围权益>商品>债券。
权益资产投资逻辑:国内财政货币刺激政策的方向和力度将是2025 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关键。我们预计,政府接下来的政策重点将放在刺激消费上,通过加大财政支持来修复资产负债表,从而提振社会消费与投资的信心。2025 年,随着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实施,其效果将逐渐显现。特别是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科技领域的支持,以及在政策刺激下消费的边际变化和化债的影响都会持续得到释放。我们判断2025 年A 股会延续“924”以来的行情,但市场运行的内部逻辑可能会发生切换和变化,具体会呈现:
情绪修复到估值修复再到基本面修复的切换。策略布局上应重点关注政策聚焦的方向。2025 年我们认为科技仍然是主线,在政策支持下资金最终会聚焦到新质生产力等战略新兴产业:AI+、数据要素、低空经济、高端制造业等。从市场情绪角度分析:TAA择时角度来看,消费与医药资金动量略有抬升,周期与金融资金动量减弱。观察各行业截面数据,科技与先进制造资金动量仍维持相对强势。
指数基金配置建议。我们按照文中提到的大类资产配置价值分析以及权益资产2025 年主线从已上市的ETF 基金中,选取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指数基金,作为2025 年指数投资的配置建议。具体的配置策略可以根据风险收益水平的不同做哑铃策略或者核心卫星策略。可关注标的:中证A500ETF、创业板50ETF、科创板50ETF、半导体ETF、科技ETF、金融科技ETF、新能车ETF、工业母机ETF、机器人ETF、人工智能ETF、传媒ETF、家电ETF、消费ETF、医疗ETF、创新药ETF、红利低波ETF、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ETF、港股央企红利50ETF、日经225ETF、国开ETF、短融ETF 等。
风险提示:统计数据偏差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宏观经济变化风险、系统性风险等。特别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