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建筑行业年度策略报告:冬去春来 把握结构性机会

类别:行业 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毕春晖 日期:2024-11-30

宽松性政策持续加码,2025 年国内需求有望企稳回升。展望2025 年,9 月政治局会议定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叠加存量收储政策落地,全国地产市场已出现边际好转势态。在经历了2-3 年的供给侧改革后,地产链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占率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望在复苏中率先受益;11 月人大常委会批准本轮化债共计12 万亿元规模,随着资金逐级传导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陆续出台,地方财政压力或得到释放,基建工作量有望企稳回升,助力施工企业及上游供应商经营改善。另外,考虑到本轮化债规模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轮,建筑央国企及园林类民营企业或能迎来资产负债表修复拐点,在一揽子化债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建筑施工及其产业链有望迎来阶段性估值修复行情,央国企建议关注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交建(601800.SH)、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中铁(601390.SH)等,民企建议关注东珠生态(603359.SH)等。同时,头部民企中长期有望在行业出清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建议关注鸿路钢构(002541.SZ)、精工钢构 (600496.SH)、志特新材(300986.SZ)、江河集团(601886.SH)、郑中设计(002811.SZ)、华阳国际(002949.SZ)等公司。

    发掘西部大开发及建筑出海机遇。国内方面,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显著的新疆、西藏等地区有望受益,随着资金加速落地,新疆煤化工、西藏水电站等产业链项目建设有望拉动施工和相关设备采购需求,建议关注中国化学(601117.SH)、三维化学(002469.SZ)、雪峰科技(603227.SH)等。出海方面,2024 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产业转移下,境外工程呈现复苏迹象,建筑央国企境外订单增速显著优于境内;展望后续,资源国家持续加大钢铁、石油等方面建设,我国企业既可在资源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工程承包,更有可能直接参与资源品开发、运输、贸易等环节,实现专业工程产业链的延伸。建议关注北方国际(000065.SZ)、中材国际(600970.SH)、中钢国际(000928.SZ)等。

    建筑行业加速转型,把握“低碳数智”化趋势。未来建筑行业存在以下转型看点:1)智慧交通:我国公路市场从新建逐步转向存量运营,2024 年确认应用试点以来,“车路云一体化”加速布局,项目落地有望拉动路侧设施产值,建议关注隧道股份(600820.SH)等;2)低空经济:低空规划加速出台,建筑业有望在勘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环节助力低空经济布局,建议关注苏交科(300284.SZ)等;3)绿电投建营:电改政策推动下,电力体系价格优化,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尤其核电市场化持续推进,利好抽水蓄能、核电站投建营等,建议关注中国电建(601669.SH)、利柏特(605167.SH)等。

    风险提示: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