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专题研究:化债政策加码 环保板块修复弹性强劲
12 万亿化债新政落地,助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缓释。2024 年11 月8 日,人大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新一轮大规模化债方案,提出“ 6+4+2”三大举措:1)增加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2)从2024 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 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 万亿元,上述政策合计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 万亿元;3)2029 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 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 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 万亿元大幅降至2.3 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环保行业多依赖政府支出,应收账款拖欠严重。1)环保行业多依赖政府支付,PPP 模式占主导地位:环保企业主要业务为提供水处理、生活垃圾收转运及处理、废气治理等基本民生领域服务,较多依赖于政府财政支付,且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随着政府面临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压力,PPP 模式被引入环保领域。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2022 年环保PPP 模式的市场规模为8664.7 亿元,约占环保产业整体收入的38.9%,造成较大规模的政府未来支出责任。2)PPP 项目盲目扩张致使环保行业应收账款欠款严重:截至2023 年末,环保行业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合同资产)/总收入比重60.1%,在31 个申万二级行业分类中居全行业首位;应收款项/总资产比重为16.9%,位居全行业第四。此外,环保行业坏账准备/归母净利润占比为23.0%,位居行业第二;坏账准备/应收账款比重为3.6%,位居行业第四,坏账计提占比较高,显示出行业回款较为困难。
化债进展可期,环保企业望迎 戴维斯双击”。截至2024 年11 月,10 万亿发债计划中,归属于2024 年的8000 亿元新增专项债基本已落地,同时财政部已将6 万亿元债务限额下达各地,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
此外,政策还提出加强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政策解决力度、拓展地方税源增加地方自主财力、PPP 项目聚焦使用者付费模式等措施助力化债。环保企业有望显著受益,具体体现为:应收款项回款加快,提升现金流及资产质量;坏账冲回及业务拓展提速,改善企业盈利能力;现金分红比率望提升,增强股东投资回报能力;市场预期改善,提升环保行业估值水平。
关注应收、坏账准备占比高,修复弹性大的板块及标的。1)细分板块方面:推荐污水处理、市政环卫、生态修复、环境监测。从应收款项角度看,2023 年生态修复、市政环卫、烟气治理、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收款项比例更高,整体占到20%以上,现金流改善空间较大。从坏账计提角度看,2023 年市政环卫、污水处理等板块的占比最高,分别占到408%和91%,此外,环境监测及生态修复板块2023 年出现亏损,假设坏账准备全部冲回,则分别能够带来32%和69%的业绩增厚。2)个股标的方面:主要推荐关注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坏账准备冲回盈利弹性较大的碧水源、聚光科技、通源环境等。化债政策也有利于改善垃圾焚烧发电、环卫等领域公司的现金流情况,相关标的可关注瀚蓝环境、玉禾田、侨银股份等。
风险提示:化债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