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燕赵大地”的城投观察(上)
河北省经济总量处于全国中上游,但人均产出较低,政府财力高度依赖中央补助,政府负债率低,偿债压力不重。相比京津,河北省优势产业仍以钢铁、石化等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居多,目前河北正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以实现转型升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位于全国前列。中央对河北的要求是“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选地,成为河北的工作重心。预计后续来自北京的产业转移有望缓解优质资源和要素单向流入首都的现状,使京津冀实现均衡发展。
从财政整体收支运行情况来看,河北省财政支出和可用财力较为依赖中央补助。2021 年,河北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67.6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48.2 亿元。同期,上级补助合计3934.3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超44%,占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比例超20%,净贡献税收-1405.1 亿元(居全国第19 位) ,可见河北财政运行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依赖程度高。
从税收结构来看,河北省税收收入主要来自制造业,钢铁产业税收占比较高。
2021 年,河北省的税收收入共5538.32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0.1%,第二产业占53.0%,第三产业占46.8%。与其他省市相比,河北省二产在税收结构中占比处于中等偏上位置,三产占比位于中下水平;与经济强省相比,二产占比偏高。分行业来看,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占比最高,达40.4%;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占比最高,达13.3%。与其他省市相比,河北贡献税收较多的制造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税收比例分别为17.2%、17.0%,均为全国最高,反映河北的税源结构仍以重工业为主。
河北各地市分化较为明显。综合考虑经济、财政、产业等方面信息,我们认为河北省城市可按实力及发展前景划分为四档:第一梯队是唐山和石家庄;第二梯队是保定、沧州、廊坊和秦皇岛;第三梯队是邢台和邯郸;第四梯队是衡水、承德和张家口。石家庄、唐山经济发展较好,为河北两个“增长极”。受制于区位,石家庄的“省会度”不高,唐山对冀中南的经济辐射也有限。从地方财力及城投有息债务余额角度,河北省内石家庄、沧州、张家口和承德4 座城市债务率相对适中。从人均角度,河北省内石家庄和唐山债务负担偏重。
区域方面,主要推荐唐山、石家庄。石家庄作为省会,一方面可将土地辽阔、人口密集的冀中南作为经济腹地,成为京津冀南部功能拓展区的核心,且石家庄拥有省内最多的上市企业,行业分布较为均衡,覆盖大部分制造业门类。
唐山部分区域债务负担重,但一方面,唐山具备港口优势,唐山港是环渤海区域少有的深水良港,港产城融合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唐山民营经济发达,集中于钢铁、装备制造相关产业,可选择短久期债券。
风险提示:行业面临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基本面下行风险、信用风险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