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指标增量符合预期 中重稀土继续严控

类别:行业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谢鸿鹤/安永超 日期:2023-09-26

  事件: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发2023 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2023 年第二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20000 吨,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0800 吨REO;稀土冶炼分离指标115000 吨REO,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0200 吨REO。2023 年设有预留指标,全年指标数量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和各稀土集团指标执行情况等因素最终确定。

      从总量来看,指标增幅符合预期,中重稀土无增加,轻稀土有序放开,同比增速有所放缓。2023 年第二批稀土开采指标较2022 年第二批增加10800 吨REO,同比+10%(23 年第一批指标同比增长19%,增速有所放缓),环比持平。其中轻稀土同比增加10253 吨REO,中重稀土同比增加547 吨REO。2023 年全年稀土开采指标为240000 吨REO,同比增加30000 吨REO(+14%),其中轻稀土增加30000 吨REO,中重稀土仍然无增长。

      结构上看,新增指标主要集中于北方稀土。分企业来看,全年新增指标30000 吨,其中中国稀土集团增加5000 吨,北方稀土集团增加25000 吨(折算氧化镨钕约5000 吨),占新增指标的83%,北方稀土占指标总量的比例由2022 年67%→69%。考虑到资源禀赋、产能、环保等因素,预计未来指标分配仍将延续这一趋势。

      稀土大集团资产持续整合,稀土供给格局重塑正在加速进行中。2021 年中国稀土集团正式成立,从2022年开始,稀土大集团加速进行稀土资源整合,包括中国稀土集团控股四川江铜稀土、与广晟有色进行战略合作等。9 月24 日,厦门钨业与中国稀土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共同合作运营厦门钨业(含其控股股东及其控股子公司)控制的稀土矿山和稀土冶炼分离产业,并且力争将福建省内采矿证下可开采储量长期维持在20 万吨REO 以上,冶炼分离合资公司在合作后2-3 年内,于福建省内择地投资新建5000-10000 吨分离产能。供给端的整合有望进一步提高稀土产品的定价权。并且当前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合计的开采指标占比为97%,供给格局进一步优化。

      需求逐步向上,供给持续优化,行业筑底回升。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工业电机等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万物电驱的时代已至,长期来看需求增长空间广阔。但短期受缅甸矿进口大幅增加以及磁材传统需求不及预期影响,稀土磁材板块短期承压。我们认为,稀土的供给格局正在持续优化,龙头企业对稀土产品定价权将进一步强化。并且下游需求正处在逐步修复中,远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和节能电机所带动的需求空间广阔,稀土价格中枢有望实现稳步抬升。

      核心标的:1)上游稀土资源: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盛和资源等;2)磁材:金力永磁、正海磁材、中科三环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业政策波动的风险、海外供给超预期释放风险、行业供需测算基于一定前提假设,存在不及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