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4日全面降准点评:提振信心 稳固增长

类别:宏观 机构: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谭卓/牛梦琦 日期:2023-09-22

9 月14 日,央行宣布将于9 月15 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 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7.4%。

    一、政策特征:提前谋划,整体部署

    初步估计,本次全面降准将释放超5,000 亿基础货币,根据8 月货币乘数,可增加广义货币供给4 万亿,节约银行成本约44 亿。总体上看,本次降准有两大特征。

    首先,降准操作时点略超预期。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要求,市场对下半年降准落地有一致预期,但本次降准时点仍有所提前,释放积极“提信心”“稳增长”的政策信号。一方面,本次降准与降息之间仅间隔一个月,而过去三年货币政策总量操作至少间隔两个月;另一方面,本次降准宣布日期和实施日期之间仅间隔一天,而过去三年间隔通常在5 天以上。此外,本次选择在经济数据发布日前一天降准,进一步强化了积极信号。

    其次,本次降准是近期货币政策系列操作的一环,体现了“以我为主”的鲜明特征。在此次降准之前,央行就进行了提前谋划、周密部署。

    一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由于中美经济政策分化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9 月以来,央行先后通过调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pct、加强对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成员的行为监督和自律管理、拟在离岸市场发行150 亿元央票回笼离岸人民币等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实现小幅升值,为降准打好基础。二是平滑资金供给,9 月以来央行OMO 已累计回笼5,670 亿,降准当天大幅净回笼6,400 亿,有效防范资金面的大幅波动。

    二、经济影响:提振信心,稳固增长

    一是“提信心”,释放积极政策信号。此次降准贯彻落实了7 月政治局会议“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要求,体现了“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政策立场。三季度以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表现仍然低迷,显示市场信心不足。8 月15 日降息以来,股市整体表现震荡偏弱,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出。尽管房地产市场新政密集出台,但从高频数据看,9 月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冲高回落,低线城市楼市表现总体钝化。

    二是“宽货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8 月下旬以来,央行持续通过OMO 补充基础货币,但银行间流动性仍边际收紧、资金利率持续上行。8 月末OMO 余额超过1.5 万亿元,处于非季节性偏高水平。8月DR001 均值为1.64%,环比上行28bp,处于今年3 月以来的较高水平;DR007 中枢为1.86%,持续高于政策利率。前瞻地看,本次降准可有效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增量资金需求。一是9 月专项债剩余超7,000 亿等待发行,再加上一般债和普通再融资债券,地方债发行规模或超万亿。此外,特殊再融资债券最早将在9 月发行,导致利率债供给进一步增加。二是9 月中旬缴税量预计超过1 万亿,9 月底适逢月末、季末和国庆假期,对跨期资金的需求上升。三是9-12 月份MLF 到期量高达2.4 亿,略高于近三年均值。

    三是“稳增长”,支撑广义流动性修复。目前PPI 和企业利润仍陷收缩,企业资本开支意愿不强,信贷需求不足。8 月非金融企业中长贷当月新增,同比少增909 亿;短贷减少401 亿,同比多减280 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仅为9%,处于历史低位。另外,随着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效能降低,支撑实体经济增长需要的货币供给量上升。本次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成本,激励放贷以支持实体经济。目前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中长期融资成本为MLF 利率2.5%,与存款准备金利率1.62%的利差为88bps,本次降准可降低商业银行融资成本约44 亿元,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激励。

    四是“防风险”,稳定商业银行净息差。今年以来,尽管商业银行

    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量持续扩大,但受宏观形势和市场竞争影响,银行只得以“以量补价”,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相较去年同期,今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4.5pct 至2.6%,资产利润率下降0.07pct 至0.75%。

    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74%,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67%,均低于利率自律机制合格审慎评估的1.8%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据票交所统计,7 月份银行商票逾期环比增长356%,其中涉及地方城、农商行,显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然较大。本次降准或带动同业存单发行价格下行,将有助于商业银行维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以实现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有效贯彻落实7 月政治局会议“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要求。

    三、前瞻:政策仍有宽松空间

    总体上看,本次降准靠前发力,反映政策积极“稳增长”“提信心”的坚定立场。后续政策仍有可能相机抉择,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托底经济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降准方面,2018 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从15%下降至7.4%,考虑到5%或是阶段性下限,未来央行需要进一步集约利用政策空间。降息方面,考虑到8 月降息并未调降5 年期以上LPR 利率,同时目前贷款利率加点仍在压缩,不排除未来仍有降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