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务透视(22):皖北篇

类别:债券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池光胜 日期:2023-09-22

  皖北债务问题的背景。皖北即安徽淮河以北区域,东靠江苏,西连河南,北望山东,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个地级市。皖北地处淮北平原,人口众多,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工业发展相对一般,经济、财政实力弱于皖南、皖中地区。2022 年皖北六市GDP 规模虽处于中等水平,但人均GDP 相较于安徽省其他地市偏低,且财政自给率均低于50%。近年来,皖北地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和城投有息债务规模不断增加,但财政、经济实力相对一般,对应债务率趋于上行,皖北各市信用利差多数高于安徽省各地市利差中位数。

      皖北债务问题的四个特征。

      (1)皖北债务规模较高,但明显低于苏北,主要集中于阜阳、亳州、蚌埠。2022 年末皖北六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发债城投有息负债余额为1.1万亿,高于皖南、皖中的7413.6 亿、9932.6 亿,但明显低于苏北五市的2.5 万亿。具体来看,2022 年末阜阳、亳州、蚌埠广义债务规模合计占比63.1%。

      (2)阜阳、毫州、宿州三市窄口径债务率偏高,蚌埠、淮南、淮北相对适中。从窄口径债务率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2年末阜阳、亳州、宿州分别达到749.3%、566.1%、498.5%,均高于安徽平均水平(376.7%),蚌埠、淮南、淮北相对适中,分别为357.6%、349.7%、265.8%。

      (3)皖北城投短债占比普遍不高,部分区域非标融资占比偏高。从债务期限结构来看,2022 年末,皖北六市短期有息负债/有息负债均值仅为21.2%,短期债务占比普遍不高。从融资渠道来看,蚌埠、宿州、淮南对非标融资依赖度相对较高,城投平台平均非标融资占比均在20%以上。

      (4)阜阳、蚌埠显性债务增速明显回落,皖北多数地市2022 年城投有息债务余额增速收敛于8%左右。2017-2019 年皖北六市显性债务增速分化,2019 年以来,除淮北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速有明显抬升外,其余地市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阜阳、蚌埠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速回落明显,2022 年分别降至6.9%、11.9%。从城投平台债务来看,2017 年以来,皖北六市城投平台有息债务增速波动虽有差异,但整体呈现波动下行趋势,且至2022 年末,除蚌埠城投有息债务增速较高外(23.9%),其余五市的城投有息债务增速均收敛于8%左右。

      皖北债务问题的化解进展。(1)化解措施。根据地方预算执行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披露的信息,皖北地区的化债措施主要包括四类,①存量债务置换,包括政府债券置换和金融机构债务置换;②安排年度预算资金、盘活财政存量结余资金偿还;③债务展期重组;④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2)化解效果。皖北地区债务化解有序推进,蚌埠、淮南在预算执行报告中均有提及完成或超额完成当年隐性债务化解任务。淮南2022 年实现全口径隐性债务风险“降率脱红”。2020 年以来,皖北地区城投融资环境整体相对畅通,净融资维持正值。2020-2022 年城投净融资合计337.4 亿、306.6 亿、230.9 亿,相较于2018 年的低谷有所改善;城投平均发行成本2018 年以来均有较明显下行,由2018 年的4.3%-5.2%下行至2022 年的3.5%-4.4%。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 期、信用风险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