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投顾专题报告:从美国注册投资顾问的过去、现在看中国财富管理买方投顾的未来
投资要点
买方投顾是未来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方向:自2018 年“资管新规”以来,非标转标、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成为趋势。但投资者教育以及大众客群对净值化产品认知的缺乏,叠加2022 年后资本市场震荡下行的影响,资金更多转入储蓄而非资本市场。如何通过发展财富管理领域的买方投顾,吸引存款进入资本市场,且同时更好地提升客户投资体验与客户粘性成为财富管理转型下一步的重要方向。
美国投顾行业发展蓬勃,买方投顾体系已较为成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的投顾行业,尤其是买方投顾体系在居民财富管理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其中,证监会注册投资顾问(SEC-RIA)作为美国投顾行业中具备典型买方投顾特征的机构,截至2022 年底,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114.1 万亿美元,在服务模式、收费模式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我国近年来在买方投顾领域也有了初步探索:2019 年基金投顾的试点标志着我国买方投顾模式的正式尝试推行。截至2023 年第一季度,60 家获得试点资格的机构已有56 家开始展业,服务客户约525 万,服务资产规模1464 亿元。
买方投顾模式是对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一轮全新的塑造:对于机构来说,买方投顾机构持牌经营是必然,协调资管和财富的内生冲突,是发展买方投顾的重中之重。而对于从业者来说,信义义务、专业素养和系统赋能将成为重要建设方向。在买方模式发展下,未来财富管理行业也会经历从“产品为王”向“服务为王”和“专业为王”的过渡,行业将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
中国式买方投顾市场将在监管、内涵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丰富:借鉴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我国未来买方投顾会逐步向监管部门制定的专业性和规范性靠拢,并在服务模式、服务客群、收费模式等方面走向多元化。而尽管买方投顾市场也会呈现“头部效应”,出现强者恒强的格局,中小规模机构依然可以坚持专业性、强化财富管理本职工作,尽早布局相关业务占据市场。同时,随着买方投顾行业的蓬勃发展,未来为其提供专业赋能的TAMP 平台也将会获得长足的成长,迎来增长点。
风险提示:中国与国际市场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报告中相关数据、观点仅供参考;报告采用的历史及样本数据有限,可能存在样本不足以代表整个市场的风险;市场环境及政策发展可能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