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多措并举助推中药“新生”
行业跟踪:创新拉动,需求支持
① 事件:山东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出新政,强调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2023 年9月7 日,山东省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对《山东省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下文简称《措施》)进行解读。
点评:山东省曾牵头中成药、中药饮片、配方颗粒集采等,本《措施》进一步强调要加大中药集采力度,同时在医保支付、覆盖范围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我们认为这有望在支付端拉动整体行业规模,驱动中药行业进一步放量。
② 事件:基于循证医学评价,中药大品种目录落地。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发布公告,根据循证综合评价与专家共识,发布100 个基于评价证据的品种。
点评:2019 年10 月26 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加快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用3 年左右时间筛选50 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 项适宜技术、100 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及时向社会发布。我们认为本次目录发布是在完善中医药临床管理体系、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政策在需求端对行业的又一促进,有望催化行业核心品种进一步放量。
③ 事件:2023Q2 医院中成药使用占比同比提升。根据中康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3Q2 等级医院中成药销售额为470.2 亿元,同比增长31.2%;从结构来看,2023Q2 中成药在等级医院销售占比为18.4%,同比提升1.7pct,化学药和生物制品销售占比则出现同比下滑;从品类来说,2023H1 医院药品销售中,在肿瘤治疗及免疫调节剂、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不含高血压)、神经系统用药/补益安神助眠类、胃肠道疾病用药、糖尿病用药、肝胆疾病用药等领域,中成药使用占比均出现提升。
点评:从2023Q2 医院销售来看,中成药销售额成长明显,同时市场份额也出现提升,我们认为在政策支持下,患者和医院对中成药的接受度进一步提升;同时从具体品类来看,除感冒/清热类或止咳类用药外,多科室中成药用药占比均出现提升,说明中成药在院端需求提升的趋势涵盖多用药领域,而并非局限于感冒发热领域,在政策的支持下,我们看好中成药销量上升的持续性。
投资建议
自2023 年5 月29 日以来,申万中药指数回调幅度为17.75%,投资者对2022H2销售高基数、中成药及配方颗粒集采、反腐政策影响等因素较为关心。我们则看好中药板块中长期成长的持续性,根据我们此前在《新生——2023 年中药行业投资分析框架》中的观点,我们认为运营效率提升是行业成长的前瞻性指标,量增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根据前文,山东省医保局提出的《山东省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到,要加大中成药集采力度,同时在医保支付等环节持续优化对中药的支持力度,我们认为这有望在支付端促进中成药放量;而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发布的100 个中药大品种则是在需求端体现出政策对行业的支持鼓励。我们认为政策持续为中药行业提供量增的外部驱动力,因而我们进一步看好中药行业成长的持续性。
从个股推荐来说,我们看好中药行业四条投资主线:(1)经营改善:2018-2021年中药板块营运效率提升为后续业绩提升做出铺垫,数据反映出中药企业改革趋势向好,推荐渠道改革、经营效率提升的羚锐制药、桂林三金;(2)国企改革:
中药国资企业,品牌力较强、规模较大但缺乏灵活机制,国企改革有望成为国企中药业绩改善的强驱动力,推荐东阿阿胶,关注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太极集 团、广誉远、千金药业、精华制药等;(3)中药创新药:中药创新药竞争格局良好,且有望通过进入医保以实现快速放量,我们认为在研发端投入较大的中药企业值得关注,推荐院士领衔、在研管线储备丰富的康缘药业,关注以岭药业、健民集团、方盛制药等。(4)低估值性价比:推荐商业模式转型、BD 打开二次成长曲线的济川药业。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