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上游应不稳定:8月物价数据印象

类别:宏观 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为敩/孟子君 日期:2023-09-10

  报告要点:

      CPI 同比的回正主要是能源项拉动的,这说明PPI 近几个月的回升对CPI的传导仅仅体现在能源层面,比如家用器具的价格仍然在放缓。

      猪价的反弹也许不持续,这一轮猪价低位反弹的主因应还是二次育肥,生猪行业的核心变量没有发生过多变化。

      8 月PPI 同比-3%,降幅较7 月收窄1.4pcts,从细项看,越靠近上游的价格反弹幅度越大,说明这一轮PPI 的上升主要源于金融属性,具体来说,应该是过去一轮美元指数的同比增长速度下跌所引致的,与国内需求关系不大。

      最近热议的商品和经济背离一事本无必要,商品的逻辑不是国内需求这个单一线索能解释的,此外,即使只从国内需求去观察,二者也没有相差太远,对此现象质疑的投资者,首先做了国内需求仍在下滑的假设,但实际上,国内需求的边际已经在悄然变稳。

      在商品弹性超预期后,于是又有了抱团上游的新议题,但至少目前看,抱团上游也不稳定,PPI 不一定有足够的弹性:

      1)PPI 的确已经止跌,但目前来看,PPI 止跌的原因只是美元指数进入下滑周期所引起的价格重估,全球的信用扩张尚未进入正轨;2)实体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弹性的关键要素,我国当前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5%,仅为2015 年的水平,这意味着即使后续进入信用扩张阶段,货币也不会过度进行通胀交易;

      3)当前位置类似于2012 年年中,PPI 面临一个向上的拐点,但短时也很难回到正增长。

      从主流商品来看,无论上下游,其价格都没有显著矛盾,因此,CPI 和PPI 未来的方向应不突出,但至少在PPI 摆脱了下行轨道之后,库存的前景变得乐观了一些。

      宏观视角内,资产配置仍处于一个混沌期,后续价格变化以及货币政策的变化应不显著,需要重点观察的是我们是否会有一些非货币的政策工具出台(比如推进一些产能破坏或金融去杠杆),使得宏观及市场的弹性能有所上升。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