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指数月报(2023年9月):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 继续看好中小盘

类别:策略 机构: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宇/石武斌/刘东亮 日期:2023-09-10

  一、市场回顾:经济低于预期、市场表现低迷

      回顾8 月市场表现,A 股市场下跌。市场下跌显示出国内经济低于预期,市场预期偏悲观,还反映出市场对政策落地力度和时间的担忧。

      本月的相对表现方面,中证500>沪深300>中证1000,各指数差异很小,市场呈现普跌局面;全年来看,各指数的相对表现也很接近。各指数表现接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上市公司数量增加,A 股上市公司已超过5200 家,三大指数中市值最小的中证1000,市值排名是801-1800,在所有上市公司中也处于前1/3 的水平,因此,从市值风格的角度来看,三大指数的差异缩小。为了更好的刻画沪深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8 月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中证2000 指数,其市值约处于全部A股的中间1/3 的水平。截止到8 月底,中证2000 指数全年涨幅3.36%,反映出全年中小盘风格相对强势。

      二、关键因子展望

      1、分析框架概述

      对于如何配置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 指数,我们既要判断指数未来的趋势方向,也需要判断指数的相对强弱。多数情况下,指数的趋势方向与大盘是一致的。三大指数的相对强弱,主要取决于市值风格。

      2、宏观经济展望:政策逐渐落地,助力经济渐进企稳

    房地产仍是当前中国的第一支柱产业,8 月后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认房不认贷、购房首付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政策相继落地,这将助力经济企稳。从宏观分析师一致预期看, 和A 股业绩增速高相关的GDP+(PPI+CPI)/2 四季度将有所修复。预计年内三大指数业绩将相应好转。

      中证500 和中证1000 等小盘指数的业绩对经济的敏感度要高于沪深300 等大盘指数。在经济稳中向好时小公司盈利增速相对更高,未来经济渐进修复将更有利于中证500 和中证1000 等小盘指数的业绩回升。

      3、分析师盈利预测:中小盘业绩更强

      今年以来,券商分析师对三大指数2023-2024 年的盈利预测较为稳定,今年三大指数盈利增速较2022 年均明显上升;其中,2023 年中证1000 和中证500 的业绩增速要明显高于沪深300,但是2024 年差距缩小。

    4、流动性展望:流动性宽松有利于中小盘

      从宏观流动性看,年内M2 增速仍将显著高于名义GDP 增速,整体仍偏宽松。这对更缺资金更难融资的小盘股来说,潜在的业绩改善空间更大。

      此外活跃资本市场政策,诸如降印花税、限制减持、收紧IPO 和再融资等,均有利于股票市场资金面好转。流动性宽松对股票估值有正面影响,更加有利于中证500 和中证1000 等小盘指数的估值上升。

      5、行业展望:科技或回归主线

      科技股基本调整到位,年内或重新崛起。除上半年市场高度关注的数字经济政策和AI 创新技术等长逻辑外,还有以下三个看点:1)参考过往科技股行情,当前调整时间和空间都已基本到位。计算机、传媒和通信已经回调2 个月整,电子回调超4 个月,四大行业调整幅度均在20-25%。2)中报业绩披露风险已经过去,未来业绩随着半导体销售周期好转也将修复。3)地产政策优化后,系统性风险大幅降低,总量板块企稳后科技板块弹性更大。中证500 和中证1000 指数,相较于沪深300,科技行业的占比更高,未来更为受益。

      6、估值:整体合理,部分低估

      当前三大指数估值都不贵。相对来看,中证500 和中证1000 相对沪深300 的估值水平,还处在历史较低水平。

      三、未来展望和配置建议 :中期继续看好中小盘

    展望未来6 个月,企业盈利方面,各指数企业盈利增速水平均较低,短期来看,由于稳增长政策,且抗风险能力更强,大市值更加受益;而中期看,科技板块占比更高的中小市值更加受益。估值变化方面,下半年经济有望缓慢回暖,各指数盈利增速将边际回升,推动市场估值回升,但回升幅度有限。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宽松,中小市值估值水平将小幅受益。此外,证监会放缓IPO 节奏、限制减持等一系列政策,有利于减少股票供给,增加股市流动性,中小市值估值水平将受益。综合来看,各指数盈利增速水平均不高,在科技重新崛起、证监会政策以及流动性宽松的带动下,中小盘的估值上升将更加明显。因此,我们中期继续看好中小盘。

      建议增配中证500、中证1000 指数增强基金,以及风格偏中小成长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