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300274)2023年中报点评:光储维持高速增长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2023H1 业绩超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品牌溢价和规模效应持续提升,同时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和运费下降,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实现显著改善。公司持续强化光储产品技术、品牌和供应链等优势,拓展全球客户和销售渠道,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有望推动业绩持续较快增长。我们上调公司2023-25 年利润预测至96.8/124.3/163.6 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76.0/102.0/131.8 亿元),对应EPS 预测分别为6.52/8.37/11.02 元,基于2023 年20 倍PE 给予公司目标价130 元,维持“买入”评级。
23H1 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公司2023H1 实现营收286.22 亿元(+133.1% YoY),归母净利润43.54 亿元(+383.6% YoY),毛利率29.4%(+3.9pcts YoY);其中23Q2 实现营收160.42 亿元(+108.0% YoY,+27.5%QoQ),归母净利润28.46 亿元(+481.5% YoY,+88.8% QoQ),毛利率30.5%(+7.3pcts YoY,+2.5pcts QoQ)。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品牌溢价和规模效应持续提升,同时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和运费下降,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显著改善。
强化逆变器品牌、技术和供应链优势,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2023H1 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实现收入116.25 亿元(+83.5% YoY),毛利率39.5%(+8.1pcts YoY),逆变器利润或近5 分/W,盈利能力大幅增强。根据业绩发布会,公司估算逆变器出货量达50GW(+63% YoY),海外销售占比约6 成,全年出货量有望达120-140GW。在2023 年以来全球光伏装机高增长,尤其是地面电站市场需求快速修复之下,公司充分发挥集中式、大组串逆变器产品优势和全球营销、服务及供应链优势,并加码海外渠道市场,市场份额和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储能保持高速增长,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23H1 公司储能系统收入达85.23 亿元(+257.3% YoY),毛利率达30.7%(+12.3pcts YoY);公司估算出货量达5GWh(+152% YoY),全年出货量有望达16GWh 以上,其中海外出货比例或达8 成左右,且美国市场占比近半。随着碳酸锂价格快速下降和电池性能优化,全球储能市场有望延续高速增长,且多元商业模式有望趋于成熟。公司持续加强大型地面、工商业电站和户用等多种储能应用场景布局,强化风光储深度融合,扩充储能产品产能,份额优势稳步强化,打造最主要的业绩增长点。
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加速放量,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回稳。公司创新优化电站产品,加快工商业、户用光伏渠道布局,并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新能源投资开发规模扩张。2023H1 公司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收入达75.60亿元(+162.8% YoY),毛利率约11.5%(-4.2pcts YoY),23H2 有望随着光伏组件成本下行、装机需求放量和规模效应提升,迎来盈利能力修复。
风险因素:上游元器件供应紧缺的风险;光伏储能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渠道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承压的风险;海外贸易壁垒抬升的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公司2023H1 业绩超预期,逆变器和储能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上调公司2023-25 年净利润预测至96.8/124.3/163.6 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76.0/102.0/131.8 亿元),对应EPS 预测分别为6.52/8.37/11.02元,现价对应PE 分别为15/12/9 倍。基于当前可比公司(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上能电气)2023 年平均PE 约17 倍(Wind 一致预期),并考虑公司在光储行业的龙头地位和光风储电氢技术平台优势,给予公司2023 年20 倍PE,对应目标价130 元(维持),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