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反腐有望正本清源 持续看好医药板块创新药/器械品种

类别:行业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邓周宇/张林晚/李斯特 日期:2023-08-13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过去一周(8.07-8.11 日,下同),A 股SW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1.48%,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 指数1.91pct,跑赢创业板综指1.89pct。在SW31 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4 位。

    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过去一周下跌5.52%,跑输恒生指数3.15pct,在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2 位。

    本周观点:创新为王,建议持续关注临床刚需品种医疗反腐长期看有望正本清源,长期看好医药板块。以医疗器械方向为例,我们持续看好医疗器械:1)国家鼓励创新政策层出不穷,医疗器械属多学科交叉领域,具备科技前沿属性,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创新驱动行业之一;2)高端医疗设备、耗材进口替代率提升很必要,相关领域优质企业有望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进口替代加速;3)医疗基础建设对相关医疗设备、耗材需求持续性强;4)集采有利于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做强;5)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医疗设备及耗材方面中长期需求有刚需性。长期看我们认为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及区域均衡布局的过程将伴随检验、治疗、监护与生命、保健康复等各类设备需求持续释放。

    体外诊断细分方向众多,建议积极关注集采政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挖掘机会:在集采政策背景下细分领域里的生产型优质企业来说凭借好的产品力和渠道力有望实现以量补价,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建议积极关注特检、POCT领域。诊断服务方面:我们认为ICL、合作共建、精准中心等商业模式。

    我们认为,反腐有望正本清源,形成健康良序竞争的商业环境,促使真正有价值的药品、器械等脱颖而出,有利于行业中长期健康发展。在疫情后诊疗需求复苏的背景下,合规性较强,研发费用较高,销售费用较低,产品刚需或临床价值高的公司有望保持高增长,在市场环境的变革中持续受益。(1)建议关注创新药械。我们认为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2)建议关注中药OTC和中药饮片。(3)建议关注血制品。

    我们认为,血制品来自于健康人血浆,既是宝贵的人源性生物类药品,也是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救命药”,具有稀缺性和临床应用刚性。(4)建议把握医疗器械领域低进口替代率、具备出海逻辑、集采政策逐步出清等细分方向。如影像、内镜、化学发光、电生理等细分方向。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信邦制药、卫光生物、博雅生物、华润三九、百济神州、康诺亚、百奥泰、迪安诊断、九强生物、澳华内镜、五洲医疗、美年健康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