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如何理解出口增速转负
投资要点
2023 年5 月,中国出口增速(以美元计价)同比-7.5%,预期值0.1%,较前值下滑16.0 个百分点;进口增速(以美元计价)同比-4.5%,预期值-7.5%,较前值回升3.4 个百分点,贸易差额658.1 亿美元。对此我们认为:
如何理解本期出口的超预期下行:
前期疫后修复完成和春节基数效应过后,出口表现逐步回归正常中枢。从PMI 新出口订单来看,5 月继续出现小幅回落,接近于2021年后的中枢水平。
产品结构上,“新动能”仍是主要支撑,但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旧动能”拖累则有所深化。“新动能”产品增速回落主要源自于出口数量下滑,而价格因素是“旧动能”产品拖累深化的主要原因。
经济体结构上,“旧动能”持续退坡,“新动能”出现一定分化。本期美欧日韩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对整体出口的拖累幅度较上期有明显提升。“新动能”内部出现分化,俄罗斯表现稳定,东盟则出现明显回落。
名义价格拖累加大。5 月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落,或带动PPI 下行拖累名义出口值。
如何理解本期进口的反弹:
环比表现来看,进口环比表现向季节性回归。
产品结构来看,能源和集成电路对进口的拖累均有所弱化。其中,数量因素带动能源进口回升,而量价因素同时推动集成电路回升。
经济体结构来看,“旧动能”退坡延续。日韩和中国台湾的对中国进口的拖累影响仍在加大。5 月中国对日韩和中国台湾的进口下滑累计对总进口下滑的贡献度为87.15%,较上期的71.54%继续扩大。
出口超预期回落下,政策呵护经济的概率提升。我们之前在《外需大变局:
“新旧”动能的切换》的预测中提出,在疫后修复因素消去后,二、三季度出口将逐步下行。现阶段来看,出口增速的回落比预期中更快。往后看,在全球经济下行和前年基数效应下,今年二、三季度的出口增速或处于低位水平。而在当前内部经济修复放缓背景下,后续外需对经济的支撑也在减弱,这或意味着政策呵护经济的必要性有一定抬升。但需注意的是,政策呵护或更大概率聚焦于结构性优化,而非大水漫灌式的放水刺激。
风险提示:疫情不确定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经济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