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基金持仓分析报告:23Q1汽车板块基金持仓比例下降 商用车和两轮车热度提升

类别:行业 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尹欣驰/李景涛/李子俊/武平乐/简志鑫/董军韬 日期:2023-05-09

  2023Q1 汽车板块的基金持仓比例为2.78%,环比-0.29pct,同比+0.54pct,位于历史长周期的接近中位数水平。其中,商用车、两轮车板块持仓比例环比提升,机会显现。年初至今受春节假期汽车消费低迷、新能源汽车增速下降等原因影响,汽车板块相对收益表现不佳,我们认为4 月份上海车展新车发售与主机厂商的价格战将进一步刺激需求,预计2023 年四个季度需求将环比逐季提升,汽车行业有望逐步复苏。

       年初至今汽车板块跌幅3.3%,位列所有板块后1/3 分位。2023Q1 全国汽车批发销量608 万辆,同比-6.6%,环比-17.8%;其中乘用车销量514 万辆,同比-7.2%,环比-21.8%。2023 年初起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回暖、消费出行等逐步复苏,A 股市场整体走高,而受春节假期汽车消费低迷、新能源汽车增速下降等原因影响,汽车板块相对收益表现不佳,跌幅约3.3%,位列所有板块中后1/3 分位。我们认为4 月份上海车展新车发售与主机厂商的价格战将进一步刺激需求,预计2023 年四个季度需求将环比逐季提升。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如期稳步爬升,2023Q1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达到29.4%。我们认为新能源补贴退坡对新能源车市的影响已经基本消退,碳酸锂降价有助于全产业链进一步降本,新能源车的产销同比和环比有望继续稳步修复。

       2023Q1 汽车行业基金持仓比例环比下降,接近长周期的中位数水平。2023Q1已披露的基金持仓汽车股总市值811 亿元,占基金A 股重仓股总市值的2.78%,环比-0.29pct,同比+0.54pct。当前基金持仓的比重位于13 年以来的接近中位数水平,位于近 3 年以来的前1/4 分位。其中,主动型基金持仓A 股汽车股总市值614 亿元,占主动型基金A 股重仓股总市值的2.93%,环比-0.38pct,同比+0.60pct。2023Q1 境内基金持仓港股汽车股总市值92 亿元,占境内基金港股重仓股总市值比值为3.49%,环比-0.29pct,同比-1.23pcts,仓位已低于近3年后1/4 分位水平。

       商用车、两轮车板块持仓比环比提升,热度攀升。汽车行业各子板块中,汽车零部件板块持股占基金重仓股市值比最高,占比1.35%,环比+0.01pct,同比+0.40pct;其次为乘用车板块,占比为1.13%,环比-0.42pct,同比-0.04pct。

      两轮车板块持仓占比0.12%,环比+0.07pct,同比+0.07pct,国内两轮车总体需求旺盛、海外电动两轮车进入导入期,行业目前仍处于量价齐升的上升期,两轮车板块持仓持续增长。商用车板块持仓比重连续两个季度提升,占比0.18%,环比+0.06pct,同比+0.13pct,由于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国六切换导致销量透支等原因,商用车经历了过去一年多的低谷。自2022Q3 起商用车产销修复速度加快,持仓比例不断提高。叠加重卡在更新替换周期到来、出口快速增长等多个利好因素的支撑下,行业的景气度明显回升,重卡板块Q1 业绩也普遍超市场预期,预计投资人对商用车板块的热度仍将持续攀升。

       比亚迪仍为第一大重仓股,汽零细分龙头的基金持仓比例环比提升。以基金持仓市值的绝对值来看,2023Q1 比亚迪基金持仓比例环比下降3.52%,但仍为基金第一大重仓的汽车股。其后第二~五名分别是拓普集团、伯特利、新泉股份、福耀玻璃。汽车板块重仓股中,汽零细分龙头拓普集团、伯特利、旭升股份、继峰股份等2023Q1 基金持仓比例环比大幅提升,拓普集团、潍柴动力等持股基金数环比大增。

       “北水”重仓股中,长城汽车持股比例环比大幅上升;“南水”重仓股中,拓普集团、宇通客车持股比例环比大幅上升。截至2023 年4 月21 日(下同),  “北水”(指港股通南下资金)持股占其流通股比例最高的汽车股为:长城汽车(43.9%)、雅迪控股(27.5%)、广汽集团(26.3%)、中国重汽(21.0%)、北京汽车(19.6%)等。与2022Q4 相比(以2023 年1 月30 日数据为基准,下同),长城汽车持股比环比大幅上升,约为13.3pcts。“南水”(指陆股通北上资金)持股占其流通股比例最高的汽车股为:八方股份(33.5%)、福耀玻璃(23.6%)、拓普集团(17.2%)、华域汽车(14.6%)、宇通客车(12.3%)、潍柴动力(10.0%)等。与2022Q4 相比,拓普集团和宇通客车的持股比例环比大幅上升,涨幅分别为11.1/10.4pcts。

       风险因素:国标切换影响超出市场预期;车企销量不达预期;芯片供应紧张影响整车供给能力;终端市场价格战加剧。

       投资建议:随着7 月1 日国六b RDE 测试标准即将执行,燃油车迎来的清库存压力正在明显增加,5 月行业的价格战存在持续升级的可能,燃油车的降价将继续对电动车渗透率带来短期压制,但之后电动车的渗透率回升也将非常迅猛。长期来看,国六b 的执行有利于自主品牌,会导致一部分长尾的合资品牌面临较大的格局出清压力。重点推荐:增长确定性强的理想汽车、比亚迪,以及上海车展上变化大、弹性大的品种:小鹏汽车(G6 发布)、长城汽车(蓝山发布)。

      商用车板块重点推荐:中集车辆、中国重汽A、中国重汽H。

      从零部件板块来看,近期特斯拉略微上调Model 3/Y 售价,我们预计有可能是通过这一措施改变消费者持币观望的态度;这样的价格调整有利于帮助市场建立更加积极的预期和情绪。零部件板块当前主要压制因素为行业景气和下游客户年降,我们认为两大因素很快将迎来变化:(1)下游需求正在逐月修复过程当中,预计2023 年四个季度需求将环比逐季提升;(2)年降影响的主要是板块公司利润,一季报后这一担忧也将靴子落地。我们看好两大方向:首先是2023Q1业绩表现佳的增量部件公司,重点推荐继峰股份、保隆科技。其次看好特斯拉产业链公司,未来3 年内有望受益于爆款车型放量、全球份额提升,重点推荐新泉股份、拓普集团、旭升股份、岱美股份、爱柯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