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周报:中药资源品跟踪:品牌中药 量价齐升
周观点:品牌中药,量价齐升
受到成本压力,片仔癀提价28.8%。2023 年5 月6 日,片仔癀公告:鉴于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片仔癀出厂价将进行上调,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 元/粒上调到760 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 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 美元/粒。本次提价28.8%,复盘过去18 年,本次上调价差为历史之最。
2022 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天然牛黄、麝香等价格较2021 年大幅上涨。2021 年底开始,中药材价格迎来新一轮上涨,2022 年初至2023 年4 月24 日,中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涨幅为18.6%。具体品种来看,根据药通网和中药材价格网,2023.5 天然牛黄的价格为800 元/g,较2021 年1 月价格上涨86%;2023 年4 月,天然麝香价格为450 元/g,价格较2021.1 上涨18%。成本上升传导至终端价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最终驱动片仔癀终端提价。
从驴皮价格表现来看,对比驴皮和驴肉价格,现阶段驴皮价格逐渐回归健康水平,并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2012-2016 年,驴皮价格经历了高速增长,从38 元/kg 增长至148 元/kg;2018 年开始,驴皮价格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这是因为下游阿胶行业因库存挤压导致供过大于求。对比驴肉价格,2006-2021 年驴肉价格从16 元/kg 上升至90 元/kg(CAGR 为12.2%),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我们认为理性的驴皮价格增速可以参考驴肉价格增速,2021年驴皮价格已经逐步回归理性,这也反映出下游阿胶企业的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总结来说,受到供需驱动,部分高端中药材价格呈上升趋势,结合我们此前在报告《新生——2023 年中药分析框架思考》中的观点,中药行业成长的内生驱动力主要来自于量增,我们认为品牌中药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成长周期,建议关注片仔癀、东阿阿胶、健民集团等。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
板块行情复盘:强势领涨,估值大幅上升
2023 年4 月24 日至2023 年5 月5 日,中药指数上涨6.14%,跑赢医药生物指数3.97 个百分点、沪深300 指数4.78 个百分点,在医药子行业中排名第1。自2023 年初以来,中药指数上涨13.3%,跑赢医药生物指数13.9 个百分点、沪深300 指数9.9 个百分点,在医药子行业中排名第1。截至2023 年5 月5 日,申万中药板块PE 估值(历史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9.1 倍,环比上升4.41,在医药子行业中排名第3,高于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和医药商业,低于2018 年以来估值均值水平。从资金流向来看,2023 年4 月24 日至2023 年5 月5 日医疗器械ETF 资金净流入最高,中药ETF 实现小幅资金净流入。具体标的来看,2023 年4 月24 日至2023 年5 月5 日中药板块涨幅前五名分别为*ST 吉药、太极集团(+29.1%)、达仁堂(+22.6%)、昆药集团(+21.8%)、华润三九(-19.6%),跌幅排行前五名分别为*ST 太安(-16.2%)、佐力药业(-11.2%)、华森制药(-8.1%)、康缘药业(-7.3%)、奇正藏药(-7.1%)。2023 年4 月,中药新药IND 受理数量为6 个,NDA 受理数量为2 个;2023 年初至2023 年5 月6日,中药新药IND 受理数量为29 个,NDA 受理数量为8 个。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中药行业正处于新一轮成长周期的起点,运营效率的提升是行业成长性的前瞻性指标,销量增长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药新药的加速获批为这种内生增长的持续性夯实管线基础。从投资建议来看,我们认为中药行业有四条投资主线:
(1)中药创新药:中药创新药竞争格局良好,且有望通过进入医保以实现快速放量,我们认为在研发端投入较大的中药企业值得关注,推荐院士领衔、在研管线储备丰富的康缘药业,关注以岭药业、健民集团、方盛制药等。
(2)国企改革:中药国资企业,品牌力较强、规模较大但缺乏灵活机制,国企改革有望成为国企中药业绩改善的强驱动力,推荐康恩贝,关注东阿阿胶、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太极集团、广誉远、千金药业、精华制药等;(3)经营改善:2018-2021 年中药板块营运效率提升为后续业绩提升做出铺垫,数据反映出中药企业改革趋势向好,推荐渠道改革、经营效率提升的羚锐制药;(4)低估值性价比:推荐商业模式转型、BD 打开二次成长曲线的济川药业。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公司销售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