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601985):量价齐升带动收入增长 费用增加压制业绩表现
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2022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7%。公司发布年报及一季报,22 年实现营业收入712.9 亿元(同比+13.7%),归母净利润90.1 亿元(同比+9.7%),23Q1 实现归母净利润30.2 亿元(同比+4.8%)。核电+新能源项目投产带动收入提升,而22 年核电前期开发费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14.2 亿元(同比+44.2%),汇兑损失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同比+12.7 亿元(同比+18.5%),费用增加压制业绩增幅。
核电新机组投产贡献增量,新能源装机扩张带动发电量提升。22 年3月公司福清#6 商运(1.2GW),田湾#6 于21 年6 月商运,22 年全年发电,两台机组贡献增量,叠加新能源投产3.66GW,2022 年公司完成发电量1993 亿千瓦时(同比+9.1%),其中核电发电量同比+7.0%,新能源发电量同比+47.7%。22 年公司核电市场化比例提升至43.0%(同比+3pct),度电收入同比+4.7%。23 年公司无核电投产,新能源延续高增长,Q1 核电发电量同比+1.7%、新能源发电量同比+71.4%。
核电在建+核准12.55GW,新能源规划2025 年达30GW。截至23 年3 月末,公司在运核电装机23.75GW,在建+核准装机达12.55GW,将在2024-2029 年有序投产,核准加速后看好核电长期成长性;公司新能源在运、在建装机分别达到13.06、7.64GW,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0.21GW。公司规划2025 年新能源装机达30GW,22-25 年复合增速达33.8%,提供增长新动能。公司23 年投资计划总额达800 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4/113.18/129.43 亿元,对应PE 为12.62/11.50/10.05 倍。我国核电审批重启,公司中长期成长性打开,同时规划30GW 新能源装机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参考业绩增速及同业公司估值,给予2023 年18倍PE,对应9.84 元/股合理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电价风险;机组稳定运行风险(技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