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601985)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经营稳健 核电绿电双擎共振
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712.86 亿元,同比上升13.7%;归母净利润90.10亿元,同比上升9.66%。2023 年Q1 实现营业收入178.93 亿元,同比上升4.64%;归母净利润30.23 亿元,同比上升4.79%。
评论:
装机、电量稳步增长,公司经营稳健。
1)装机方面:截至2022 年底,公司控股核电机组25 台,装机容量23.75GW;控股在建/待建机组机组分别8/3 台,对应装机容量8.88/3.68GW;核电装机容量合计36.30GW。公司控股新能源在运装机12.53GW,包括风电/光伏4.21/8.32GW,新能源在建项目5.73GW,其中风电/光伏分别1.56/4.17GW。
2)电量电价方面:2022 年公司上网电量达1870.39 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160 亿千瓦时,同比+9.35%,继续攀登历史新高;22 年实现综合电价0.4226元/千瓦时。
核电审批步入常态化核准阶段,远期业绩增长可期。核电进入常态化审核阶段,公司装机推进信心凸显。去年9 月国务院再次新增核准4 台机组,分别为福建漳州二期(归属中核集团)及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归属国电投)。其中新增核准的福建漳州二期项目扩建工程机型将采取华龙一号,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为1212MW。加上上半年新增核准的6 台机组,去年我国核准的核电机组已达10 台,后续核电有望步入常态化核准的时代,公司作为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核电运营商,装机有望在新常态审批阶段稳步提升。
绿电稳步推进,补贴下发+组件成本下行带动公司装机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补贴的下发有望于今年再次提速,补贴欠款的收回对公司的财务成本及后续装机的推进都将产生一定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硅料产能不断释放进而推动光伏组件的价格稳步回落,在成本端的不断改善之下,公司新能源建设或将进一步加快,对应项目的收益率也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考虑到未来电价具有不确定性及公司23-25 年核电新增机组较少,对盈利进行调整,下调23/24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5 年盈利预测,预计23-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9.6/109.5/113.9 亿元(23/24 年前值为111.4/121.8 亿元)。分板块对公司进行估值:核电/新能源部分分别参照可比公司给予16/15xPE,对应核电/新能源板块估值分别为1073/599 亿元。综上,预计2023 年公司市值为1672 亿元,较当前市值1277 亿元有30.9%上浮空间,23 年目标价8.86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电价回落;核电安全事故;风光推进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