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C展会行业跟踪点评:二代测序 应用加速

类别:行业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建/司清蕊 日期:2023-03-21

  投资要点

      2023 年3 月17-19 日,第八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EBC)在苏州进行,华大智造、Illumina 等二代基因测序龙头企业参展,我们特别参会并通过分析其产品发现二代基因测序,尤其国产二代基因测序产品,正处于应用推进加速期。

      事件

      2023 年3 月17-19 日,第八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EBC)在苏州进行,华大智造携其2022 年上市的中小型系列产品(E25、G99 及数字化样本制备系统DNBelab-D4 等)参展并举办G99 签约仪式;Illumina 携其应用最成熟的中小型机Nextseq2000、临床端取证产品Nextseq 550Dx 以及2022 年9 月最新发布的高通量机型Novaseq X 参展。

      观点更新

      分析Illumina 与华大智造参展产品,我们认为,二代测序,尤其国产二代测序企业正处于应用加速推进期:

      提升通量、降低成本,大样本应用场景拓展加速。本次展会Illumina 携其最新高通量机型——2022 年9 月发布的Novaseq X 系列参展,与上一代产品Novaseq 6000 相比,除设计更加简约美观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产品通量大幅提升、成本大幅下降,按照Illumina 官网数据,其测序通量由6000Gb 提升至16Tb,按照NIH 与基因慧数据,Novaseq X 拉动单基因组测序成本由2015 年的1000 美金左右降至200 美金左右;另外,华大智造2023 年2 月最新发布的高通量测序产品DNBSEQ-T20×2 由于体积较大、更适用于大样本测序场景没有亮相展会,但其与上一代产品T7 相比,通量也由6T/24h 提升至72T/60~80h(约22T/24h),单基因组测序成本也由上一代的500 美金降低至100 美金,实现全球最佳规模成本。我们认为,降本有望带来下游介意成本的应用,如农业育种、生物医药等应用场景的快速打开,驱动行业规模高增长。

      新品迭出,国产在便携式、智能化应用场景拓展加速。本次展会华大智造携2022 年上市的多款中小型产品参展,并展示了其在智能化样本制备产品上的优势。(1)中小型新品迭出,G99 新增6 家合作伙伴。便携式、小型化适配对速度、便携性要求更高的科研、临床场景。2022 年9 月,华大智造面向便携式应用打造了多款产品,包括便携式低通量基因测序仪E25、桌面式中低通量基因测序仪G99,在展会中我们也发现,G99 在外观上也做了较大革新,设计简约、界面更加用户友好,在本次展会上,华大智造举办G99 签约仪式,新增生物医学、科技服务等方向的6 家合作伙伴,客户拓展加速;(2)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会华大智造展示了其首款数字化样本制备系统DNBelab-D4,搭配E25 基因测序仪,只需加样、移样两步,即可完成测序,助推科研临床自用场景的国产替代。作为首款数字微流控样本制备平台,DNBelab-D4 可在一张样本制备卡上完成DNA 到DNB 的完整制备过程,然后直接将样本转移到DNBSEQ-E25 系统上进行测序,减少人工扩增建库操作,节省时间、实现样本制备智能化。我们认为,受产品种类与渠道限制,华大智造在2019 年主要客户仍集中在华大系(70%)、吉因加(5%)等相关企业,2019 年后,随第一款便携产品上市,华大智造加速了客户的拓展,2022年新品迭出下,华大智造有望进一步加速便携式、智能化应用场景的探索,助推国产替代加速。

      单细胞测序快速发展,国产仪器新产品板块加速放量。单细胞测序是指对单个细胞进行精准的基因测序,举例来说,如将其用于肿瘤细胞,可以深入了解肿瘤内异质性的分子机制。自2012 年单细胞精准测序技术突破,全球单细  胞测序相关研究快速增长。下游需求增长推动上游厂商放量,其中10XGenomics(全球单细胞测序龙头之一,与Illumina 有合作),2017-2022 年主营业务收入由0.71 亿美金提升至5.16 亿美金,对应收入CAGR49%;2019 年华大智造DNBelab C 系列单细胞文库制备系统上市,其所在板块(新业务板块)收入由2019 年的0.23 亿元增长至2021 年的1.13 亿元(非新冠),2019-2021 年收入CAGR122%,放量加速。根据郑金武等的文献数据,截至2020年2 月,我国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79 件,美国43 件,两国占全球总量的74%,其中,华大基因专利规模全球第六,在单细胞测序方向有极强竞争力。我们认为,随单细胞测序研究推进与检测需求的高速增长,华大智造单细胞测序产品有望加速放量。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产品创新性强并呈现业务拓展加速的上游厂商,及渠道拓展加速或市场有望打开的下游服务方向,推荐华大智造、诺禾致源,关注华大基因、艾德生物等。

      风险提示

      新品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冠疫情波动的风险;国际环境变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