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全面降准解读:降准的信号:宽松这边独好

类别:宏观 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兴 日期:2023-03-20

  事件:3 月17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2023 年3 月27 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 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降准时点选在季末。本次降准时点选在季末。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一方面,年初以来银行信贷投放加快,银行负债端压力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当前MLF、逆回购和同业存单等的到期规模均较大,降准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并改善资金结构。此外,日前易行长 “用降准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的表述也已有“铺垫”。

      资金面波动或将平抑。春节假期后,在信贷投放加快以及财政支出尚显缓慢的背景下,银行间资金利率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为对冲流动性压力,央行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并超额续作MLF,尤其是3 月MLF 净投放规模远超前两个月。考虑到当前流动性管理框架,降准作为期限更长及成本更低的政策工具,必要性依然较强。本次全面降准0.25 个百分点,我们估算,约能释放5800 亿元左右的中长期资金,将进一步弥补流动性缺口,并使资金利率中枢趋于稳定。

      降息概率恐怕不高。去年12 月以来,信贷和社融持续走强,年初经济数据也显示出经济修复的韧性较强,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看似不强,且外部货币政策还在收紧途中。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的要求是“精准有力”,预计总量层面货币政策的力度将逐步收敛,而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或仍是政策首选。结合易行长“目前实际利率的水平使比较合适”的表态,我们认为,短期内全面降息的概率恐怕不高。

      宽松这边独好。从历次降准后债市的表现来看,长端利率短期往往下行,不过今年债市对于基本面的反应较为平淡,3 月以来,面对强劲的PMI、社融以及经济数据,长端利率的反应并不敏感,主要还是对经济修复的持续性存疑。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一定程度上其已经计入货币宽松的预期,因而降准对于债市的提振作用或也有减弱,需要警惕利好出尽。而降准为银行提供了贷款所需的“弹药”,在经济复苏背景下缓解银行贷款所面临的资金约束,特别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多数货币政策仍在收紧,我们用降准释放了明确的宽松信号,我们对权益市场相对乐观。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