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行业ESG:绿色美妆新趋势 营销与研发共筑发展
美妆行业天然具备低污染低能耗、重营销重研发的ESG 特征,随着可持续消费理念在中国的生根发芽,驱动美妆公司逐步重视ESG 理念。我们基于美妆行业现阶段的发展趋势,结合中信证券ESG 评价准则,构建了美妆行业通用型议题和实质性议题。其中实质性议题针对产品安全与服务、负责任营销与研究创新三个主题,揭示美妆公司蕴含的机与危。
全球可持续消费理念崛起,推动美妆公司加速布局ESG。纵观中国的消费品行业,消费品的市场趋势从强调消费主义到强调社会责任感,从强调高增长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美妆”在社媒上的声量两年来暴涨近2倍(信息来源:用户说《2022 年可持续美妆发展趋势报告》)。A 股美妆企业CSR 报告披露率从2015 年的27%快速提升至2021 年73%,在中信证券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
国内外资金积极配置美妆,高ESG 评价标的受外资青睐。从2019 年下半年开始基金对于美妆行业的关注度大幅攀升,2022H1 基金持仓美妆行业的市值达194 亿元,逐步从低配迈向超配,且近期高ESG 评分公司重获基金偏爱。从陆股通持仓结构来看外资偏爱美妆行业,北向资金超配比例为0.32pcts,且更为关注ESG 在投资中的实践,从时间序列来看ESG 一致性评分的有效性逐步提升。
美妆行业ESG 一致性评分位居行业前列,且对于投资的有效性逐步提升。
从行业间对比来看,美妆行业ESG 一致性评价结果位于中信证券一级行业的第2 位,仅次于ESG 治理水平普遍较高的银行业,但机构之间评价体系差异较大。我们将11 家A 股美妆企业 ESG 一致性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层测试,长期来看,ESG 一致性评分能较好地帮助挖掘风险与机遇,且投资有效性逐步提升。
2023 年美妆行业ESG 投资驱动要素:
机会一:美妆行业从量增转为质增,“可持续美妆”、“纯净美妆”或是美妆新趋势:从ESG 视角看,在产品端构建可持续产品模型,在营销端注重负责任营销、消费者教育,打造出安全、绿色、具备人文关怀的品牌形象对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机会二:国产美妆进入原料红利期,与研发共振推动美妆行业转向生物科技。从ESG 视角看,研发创新已驱动美妆行业从石油化学转向生物科技,推动社会科技进步、降低产品碳排放,中国美妆品牌凭借原料端的时代和政策红利,积极投入生物活性原料研发,寻找配方的突破,构建未来长期竞争力。
机会三:ESG 推动企业迈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为集团化和出海打下根基。长期来看,国货美妆公司迈向国际化妆品集团多品牌矩阵、多地区布局的趋势是明确的,因此企业具备迈向精细化管理、数字化升级的内生动力。从ESG 视角看,在工厂展开数字化运营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进行安全性管理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企业提升自身公司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有利于提升商业道德水平,降低合规、舆情等风险。
美妆行业ESG 实质性议题围绕产品安全与服务、负责任营销与研究创新三个主题构建。参考国内外标准与龙头公司ESG 报告,我们构建了美妆行业通用型ESG 框架,包括14 个二级议题、28 个三级议题。考虑行业特异性和现阶段能对公司基本面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驱动要素,我们聚焦行业的实质性议题,其中产品议题的重点在于化学品安全和服务品质方面,对于产品议题的重视能有效降低事故和舆情风险;负责任营销议题则风险与机遇并存,营销违规事件会损害品牌力,而树立起积极的品牌形象会带来业绩高速的增长;研发与创新议题是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动力源泉,帮助公司筑牢护城河。
中国美妆行业ESG 治理现状:从ESG 报告质量来看,珀莱雅和逸仙电商的框架结构较为完整,关键定量绩效指标较为详细,但ESG 治理水平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实质性议题的表现来看,珀莱雅和贝泰妮在负责任营销与消费者教育相关议题上表现较为优异;在研发与创新上则是华熙生物、珀莱雅与丸美股份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
风险提示:第三方机构ESG 评分更新不及时;数据统计口径和缺省值影响最终结果;数据统计可能存在遗漏;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实质性议题的解读和提出主观性较强,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