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业(002946)深度研究报告:新鲜引领 盈利向上

类别:公司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欧阳予/范子盼/董广阳 日期:2023-02-26

引言:以长期视角,看新乳业投资价值。近期新乳业战略目标向“内生、盈利、深度”倾斜后,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我们认为,低温奶行业是长期主义的胜利,也应以更长期的视角去把握投资机会。本篇报告在辨析品类属性、制胜要素的基础上,聚焦探究并购“黑箱”、竞争困局及盈利提升路径三大争议。

    低温奶行业:升级优选,鲜奶加速渗透。参考欧睿口径估算,21 年低温白奶/低温酸奶市场零售额为415/1028 亿元,虽受制于销售半径,单品体量相对有限,但低温奶在新鲜度、潜在功能性方面优于常温,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

    其中,鲜奶受益于新国标对新技术的认定、疫情后健康免疫需求提升而加速渗透,而低温酸奶因定位休闲口感,疫情下相对受损明显。

    制胜要素:以奶源为基,铸运营壁垒。销售半径有限,把控奶源为低温经营的基础,而供需地域错配使南方奶源尤为稀缺。从经营看,鲜奶货架周期较短,区域精耕及规模效应要求更高;而酸奶休闲口感定位下,更重创新迭代,充分利用发酵特征及功能性附加,则是未来升维和破局的关键。此外,一是中国乳业产业链自下而上整合的特征,使得并购乳企一定程度意味着获得配套奶源,二是低温渠道资源相对有限,区域更看先发优势,均增强了并购策略的有效性。

    辨析三大争议:并购“黑箱”、竞争困局及盈利提升之路。

    争议一:如何理解并购“黑箱”及公司增长内生性?基于近20 年的并购整合经验,新乳业已形成完善的投后管理体系,且核心子公司并购后营收均实现稳健增长,盈利稳步改善。而追溯公司并购路径,从第一轮切入赛道,第二轮在行业混战期顺势扩张,到第三轮并购以奶源为核心,标的类型、区域更为多元,“要素化”特征明显,增长内生性已在增强。

    争议二:伊蒙双雄积极布局低温,未来是否会对公司造成明显挤压?南方奶源不输龙头,是新乳业南方市场的坚实壁垒,即便格局恶化,新乳业仅会受损、不会出清,更何况当前龙头收入、利润均诉求更为均衡,恶性价格战可能性较低。同时,公司以“24 小时”鲜奶强化“新鲜”定位,持续打磨精细运营能力,20 年疫情以来低温业务表现持续优于龙头乳企。

    争议三:上市以来公司净利率震荡下行,未来如何实现盈利提升?公司19 年上市后净利率由18 年的4.96%高点震荡下行至21 年的3.81%,核心原因一是夏进常温奶毛利率仅20%+,20-21 年并表后大幅拖累公司整体毛利率,二是20 年来转债利息、股权激励费用等推升费用阶段性增加。

    展望未来,以上拖累因素将逐步缓解,且公司未来将重点推广毛利率达40%以上(含运费)的鲜奶及高端特色酸奶,以结构升级为引领,费率优化为补充,实现净利率稳步提升。

    中期展望:战略转型利润为先,盈利弹性有望释放。看至未来5 年维度,考虑品类景气度及公司战略布局,测算公司营收有望实现双位数稳增,结构提升有望拉升毛利率2-3pcts,内部提效及财务杠杆降低支撑费率优化1-2pcts,潜在利润率有望提升至8%左右,对应未来5 年业绩CAGR 达30%。

    投资建议:战略调整后盈利提升更为顺畅,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考虑疫情放开后外部环境改善,公司目标调整后内部动力充足,叠加盈利基础较低,给予22-24 年EPS 预测为0.42/0.57/0.76 元,对应PE 40/29/22 倍。考虑乳品偏必选且低温奶易守难攻,公司营收稳增确定性较强,叠加盈利弹性有望释放,给予23 年40 倍PE,对应目标市值200 亿元,中期维度看,测算27 年净利润约14 亿,给予20+倍PE,对应约300 亿市值。

    风险提示:核心品类推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