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电股份(600416)公司点评:成立湖南绿电 收购机电工程 军民千亿级市场导入期已至

类别:公司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余平 日期:2023-02-24

事件:2023 年2 月23 日公司发布公告:

    1 湘电股份拟收购机电工程60%股权并对其实施增资扩股,这将有助于公司加强产业协调,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主业,提升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预计到2025 年可累计实现净利润11900 万元,按湘电股份股权占比81.65%测算,预计第3 年可收回投资回报净现值8681.84 万元。

    2、为进一步深化推动公司船舶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解决电动船舶运输途中的充换电配套基础设施问题,促进整个产业链发展,公司之全资子公司湘电动力拟投资设立湖南绿电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将涵盖:开展充换电站的建设与运营;提供充换电服务;收取度电服务费;船舶与重卡租赁、销售及货物运输。预计到2028 年可实现能源管理服务收入4 亿元,利润总额0.7 亿元。

    我们认为此次成立湖南绿电是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在新能源船方面的布局,也是公司将综合电力系统推广应用至新能源民船的关键一步,并正式打通新能源民船全产业链。此前,公司已于2017 年与福船集团签订国内首条民用综合电力系统大型起重船研制战略合作协议;2021 年成立孙公司广东全电船舶动力有限公司,并于2022 年下线沿海自卸砂船综合电力系统且运行良好。湘电股份在新能源船方面的布局正逐步完善。

    2022 年是内河船确立绿色智能发展的关键之年,内河船绿色转型有望于今年加速。2022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绿色船舶的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 年,液化天然气(LNG)、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到2030 年,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配套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标准化、系列化绿色智能船型实现批量建造,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大幅提升,初步建立内河船舶现代产业体系。全电民船已然成为内河船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全国内河船舶约21 万艘,以2030 年全电民船渗透率达20%进行测算,电力推进系统市场空间有望达4200 亿。

    2023 年是湘电股份军民产业与企业经营双重拐点之年。

    1、核心竞争力:公司拥有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和特种发射两大核心技术,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100%,产品技术与制造能力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6 项、一等奖10 项、二等奖13 项及部、省发明创新奖50 余项。

    2、产业趋势拐点:军品方面,公司与知名院士团队合作,已迎来巨大市场拐点,如:车载特种某装备系统正逐步向系列化和产业化转化,特种发射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进入批量订货阶段等等。舰船方面,与美海军相比,我国海军舰艇总量仍有极大差距,预计“十四五”进入新一轮舰船放量建造阶段,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最新发展方向,将有望迎来大批量应用阶段;车载特种发射系统方面,公司定增方案已落地,已做好做好积极准备面对该系统的批产、产业化;民品方面,民用全电船方面,DIEP-4 型123.8m沿海自卸砂船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已成功下线,广东和湖南均成立孙公司全面推广民用全电船,这将打开千亿级市场;飞轮储能装置已在青岛地铁3 号线万年泉路站完成安装调试并顺利并网应用;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正式进入推广 阶段。产业趋势拐点已然非常清晰。

    3、机制改善拐点:2022 年已发布中长期奖励管理办法,奖励目标是以历史最高年份实现的净利润(滚动最高)作为第一次实施奖励的参照基数,当年度实际完成利润超过基数时,即可实行中长期奖励,形成正向循环。因此湘电管理机制已得到理顺,2022 年全年收入利润高速增长充分证明激励机制行之有效。

    4、业绩高增长拐点:公司业绩高增长的核心动因是产业趋势与机制改善。

    从管理角度看,“三电”作为公司全面聚焦的主业,突出技术引领,加强市场开拓,抓实生产组织,着力化解债务风险。2022 年实现新增订货同比增长34.52%,叠加管理机制改善,公司有望持续去年高速增长态势。

    投资策略:公司历史包袱已出清,在产业趋势、机制改善等多重拐点上,我们认为湘电业绩持续高增长可期。今年的湘电与以往任何时刻都不一样,其将引领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电磁能的崛起,任何一款装备落地都都将为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00、9.20 亿元,对应PE 为108X、47X、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批产不及预期,民品推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