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10期:【电池产业跟踪】锂电产业景气向上 智能终端属性加强
锂电发展至关重要,将成为支柱产业
锂电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22年全球新车销量约8060万辆,2022年全球汽车保有量约 14.5 亿辆。2022 年,中国汽车行业总收入 9.28 万亿元,利润总额 5319.6 亿元,约占全国工业行业收入 6.7%、占总利润 6.3%,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25.6%,高于 2021年 12.1%。2022 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四月份同比增速仍超四成,随后也快速恢复至高位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电车领域的重要输出国。汽车行业格局变化,在传统车向电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品牌弯道超车、强势崛起.2019年以来,电车销售大幅增长,同时出口大幅增长,2022年汽车实现出口大于进口的转折,商用车与低端乘用车成为出口的主力。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竞争优势会远大于过往的燃油车。成本前置,未来智能终端属性加强锂电产业商业模式正在逐渐改变,新的商业模式将进一步催化渗透率快速提升。技术显性化,不同品牌汽车性能可对比的指标越来越多,其安全性、高综合性能成为大众消费的指标,品牌溢价在消费中大为下降。电车的品牌、车型、成本等迅速推广,严重打击过往传统车厂的重资产、重运营等中间成本过高的商业模式。
电车成本前置,未来成本仍有大幅下降可能。随着智能驾驶使用场景与使用习惯的培有,未来后端软件、服务收入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电动车的模式就是硬件成本前置,后期软件提升的收入都是利润,电车商业模式以研发构筑护城河。智能终端属性加强,研发、供应、生产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电车商业模式要么以压倒性的成本优势起作用,要么另辟蹊径,即独特需求捕捉和产品定位,再辅以渠道在传统汽车时代,营销更重要;当汽车智能终端属性加强,研发、供应、生产更重要。随着汽车软件属性的不断加大,研发的重要性也会随之上升。
锂电产业链是中国制造乃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或成为未来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未来结构化发展空间巨大,从汽车到智能电动汽车,从汽车增量市场时代到汽车个性消费时代,竞争已升级,跨界融合参与。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政策变动,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