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整车行业专题报告:近2年供给紧张+产品结构升级推升均价 整车利润空间已打开

类别:行业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逸同/刘欢/王仕宏/吴铭杰 日期:2023-01-30

  2020 年疫情冲击后,本土车企利润恢复程度远不及国际车企。1)疫后国际车企盈利水平冲击历史高点,呈现量减利增趋势。2021、2022 前3Q 部分国际车企营业利润及利润率接近或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众2021 年实现全球销量858 万辆,营业利润达45 亿欧元(销量前高为2019年的1096 万辆,对应利润55 亿欧元),21/22 前3Q 营业利润率分别为2%/8%(前高为2019 年的2%)。丰田2021 年实现全球销量823 万辆,营业利润达3 万亿日元(销量前高为2014 年的912 万辆,对应利润3万亿日元),21 年营业利润率为10%(前高为2014 年的10%);2)本土车企利润整体缓慢复苏,利润表现不及销量。长城2021 年实现历史最高销量128 万辆,营业利润为64 亿元(前高为2016 年的123 亿元,对应销量为107 万辆),21/22 前3Q 营业利润率分别为5%/8%(前高为2013 年的17%)。长安2021 年实现总销量230 万辆,营业利润为37 亿元(前高为2015 年的96 亿元,对应销量278 万辆),21/22 前3Q 扣非后营业利润率分别为4%/5%(前高为2015 年的14%)。吉利2021 年实现总销量133 万辆,营业利润为35 亿元(前高为2018 年的135 亿元,对应销量150 万辆),21/1H22 营业利润率分别为3%/1%(前高为2018年的13%)。从单车利润=单价-单车成本费用的简化模型看,2020 年疫后国际&本土车企普遍实现了单价的提升(均受益于销售结构改善×折扣收窄),利润的主要差异集中在成本费用端。

      利润影响因素-原材料成本:大宗成本上行+电动车产业链成本施压本土车企。传统车中原材料价值量占比55%-60%,电动车BOM 中电池占比55%-60%,2020-1H22 期间,聚丙烯、铝锭和冷轧板(钢)区间最高涨幅达4-6 成,碳酸锂、钴和镍区间最高涨幅达1-9 倍。长城&吉利原材料压力反复受扰动,其中吉利的原材料占比在1H22 突破历史高点(为55.5%,较2020 年+0.9pct)。

      利润影响因素-折旧摊销:近年本土车企高强度投资转固施压单车折旧摊销。从国际对比看,本土车企的单车折旧摊销压力仍远小于国际巨头(~5% VS ~10%),但近年由于本土车企高强度投资陆续转固,单车折旧摊销压力边际上行。从1H22 单车折旧摊销占比看,吉利&长城均达到近年最高点(分别为6.9%/5.3%,较2020 年上涨0.5pct/1.0pct)。

      利润影响因素-研发费用:电动智能化投入加大,近年本土车企研发强度边际提升显著。从国际对比看,本土车企研发强度(2%-5%)显著低于国际车企(4%-7%),但近年本土车企研发强度边际提升显著(预计动因为投入电动智能化)。其中,长城的研发强度已赶至国际领先水平(1H22 为5.2%,较2020 年+2.1pct),2020 年后吉利的研发费用率明显提升(1H22 为1.6%,较2020 年+1.0pct)。

      利润影响因素-销售费用:本土车企份额诉求强烈,营销投入强度边际提升。当前本土车企对份额诉求仍强烈,近年销售费用投入边际提升,单车销售费用整体上行。从销售费用率看,吉利&长安的销售费用率在2021 年冲高后回落,2022 年开始营销端对利润负面影响减弱,其中,吉利2021/1H22 销售费用率分别为6.2%/5.7%,较2020/2021 年+0.7pct/-0.5pct。

      关注自主车企利润潜力释放:2020 年疫情后的供应链紧张为汽车行业提供了难得的价升机遇,在此期间自主车企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车市供给紧张实现均价显著攀升,利润潜力放大。1)长城汽车:基准假设下(销量同比+8%&单车原材料成本+5%),2023 年单车利润(基于我们的单车利润简化模型)同比+0.2 万,核心利润(单车利润×销量)同比+40%。乐观假设下(销量同比+10%&单车原材料成本持平),2023年单车利润同比有望+0.6 万,核心利润同比有望+114%;2)长安汽车:

      基准假设下(销量同比+6%&单车价格同比+0.5 万),2023 年单车利润同比+0.2 万,核心利润同比+46%。乐观假设下(销量同比+10%&单车价格同比+0.6 万),2023 年单车利润同比有望+0.4 万,核心利润同比有望+91%;3)吉利汽车:基准假设下(销量同比+7%&单车原材料成本+5%),2023 年单车利润同比+0.1 万,核心利润同比+84%。乐观假设下(销量同比+10%&单车原材料成本持平),2023 年单车利润同比有望+0.6 万,核心利润同比有望+369%。

      投资建议:2021-2022 年期间本土车企逆势增加研发、营销等投入导致利润潜力未能完全释放,我们认为随着中国车市复苏+本土车企投入强度边际企稳,本土车企利润端弹性有望充分释放。建议关注自主车企中市占率高、产品处于向上周期的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及吉利汽车。

      风险提示:模型预测偏差风险、国内疫情反复、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行业复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全球缺芯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