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深度报告:“消费修复”和“制造业升级”是通用设备板块的主要驱动力
展望2023,复苏或将步入第二阶段
制造业资本开支呈现周期属性。从历史数据来看,每轮周期的上行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的特点是设备先于需求。在每轮行业周期底部,或由于信贷政策,或由于行业格局出清,叠加社会库存处于下降通道,企业的资本开支会率先体现。2)第二阶段的特点是需求真正修复。第一阶段的资本开支可能会出现反复,但是一旦社会总需求提升,企业资本开支进入正向循环,此时设备弹性更大。3)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需求持续向好,但产能逐步提升。此阶段社会库存会逐步累积,但资本开支仍处于向上通道。资本开支第二阶段的最重要的表征则是PPI 上行。随着需求改善,企业资本开支进入良性循环,此时的设备行业表现为稳定增长,中小企业也受益行业复苏。不过上轮周期中,由于一些外部因素,PPI 上行弹性超出往年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盈利,对行业整体的资本开支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基数影响下,先进制造业和流程类行业的引领作用或放缓上轮周期中,先进制造作用提升,对行业的增长有一定引领作用;2022 年流程行业又对下行期的底部区间形成了一定托底作用。展望2023 年,先进制造的景气程度或将继续维持高水平,但引领作用或放缓。从融资角度看,我们在已经发行完毕的和正在实施的项目,剔除掉因为各种原因停止的,按照最初预案发布日期进行统计(反映开支意愿)用于项目融资的数据,发现:
1)截至2022 年底,制造业上市公司增发项目拟募集金额仍维持高水平;2)2022 年拟项目融资的细分行业中新能源(包括光伏、锂电电池材料等)、汽车的绝对额相对较高,或将对设备的带动更大。其中,先进制造中的光伏、风电或支撑效应更强。流程类利润中枢已向中下游转移,但能源电力类仍有亮点。
方向一:总量之下,自动化是强需求
人口负增长是重要指标,周平均工作时长逐步饱和,人口红利逐步弱化。但我国的人数负增长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由于大学教育普及是逐步完善的,劳动力的退出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我国的人才结构,适龄劳动力中的高学历占比将稳步提升,这或是我们新的“工程师红利”的核心。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民平均学历的提升,工资(人力成本)也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未来,企业或将采取:1)简单、重复的动作由机器人去替代;2)不断提升效率,用更多的产出增加值去覆盖人力成本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制造业确定性的是,机器替人以及效率提升。因此,机器人及核心部件、工控、机器视觉、激光等提效、替人的主要环节有望受益。
方向二:结构之中,消费类疫情修复或更强
从2021 年下半年以来,下游以消费为主的公司营收利润均有一定回落,部分公司22Q3 已出现较大负增长。杰克股份及宏华数科由于出口业务占比较大,汇率对利润有一定正向贡献,但即使如此,22 年全年公司营收利润均较之前中枢有所回落。整体来看,2022 年12 月疫情快速“过峰”以后,主要消费在春节期间有一定程度改善,受疫情影响的出行及可支配收入问题得到缓解之后,2023 年消费呈现复苏趋势或是大概率事件。因此,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类消费类工具、消费产品生产设备以及延伸的相关检测服务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
1、经济修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