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专题报告:1月份会有降息么?

类别:债券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康/杨旭 日期:2023-01-16

  报告摘要:

      目前市场对于1月 份降息的呼声不低,主要逻辑有两条。其一,从稳增长的角度,短期内经济弱势运行,疫情和地产走势尤为重要。疫情扰动或将拖累年初“信贷开门红”,宽信用仍需跟进,货币政策继续助力稳增长仍有必要性。房地产需求持续不振,而单独下调5 年期LPR 难度较大,仍需通过调降MLF 利率来释放空间。其二,从资金面的角度,央行近期的表态中,充分显示出其对资金面的支持态度。从历史经验来看,通常岁末年初央行都会为应对资金面的阶段性收紧而开展一定的对冲操作。因此,不排除今年央行也会有所行动。

      事实上,以上逻辑并无不妥,但更多陷入了一种误区:市场根据自己对基本面和资金面的解读,来推断央行的行为。这种推测或许在逻辑上合理,但与实际情况可能背道而驰。

      举个简单的例子,2022 年4-6 月市场对于降息的呼声很高,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报告“大声疾呼”降息的必要性,但从央行操作来看,二季度没有下调MLF 利率,只有半个步长的降准和15bp 的5 年期LPR下调。直到三季度中旬,上海已经正式解封、经济也步入疫后修复的轨道、流动性十分充足、在市场不再对降息降准抱有预期的时候,央行却在8 月份下调MLF 利率,打了市场一个措手不及。

      为什么在市场强烈预期降息的时候,央行“遮遮掩掩”,而在市场已经不再有所期待时,央行反而“意外出击”呢?核心原因在于:市场的判断基于央行“应不应该”做某件事,而央行的判断是做某件事“能不能够”解决问题。

      央行的操作本质上取决于某项政策是否切实会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有帮助。因此,央行是如何看待当下的稳增长压力、如何看待当下的资金价格水平,才是更重要的。那么,央行会是如何看待的呢?

      从稳增长的角度,1 月份降息的必要性并不强。稳增长,金融先行,12月金融数据在结构上不乏亮点,由此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有所削弱。此外,尽管疫情冲击仍未完全消除,但可以预期的是本轮彻底放开管控之后,经济恢复的动能会比2022 年6、7 月份更强。央行可能会选择观望之后再做行动。从资金面的角度,1 月份降息的必要性同样不强。当前的资金利率虽有一定波动,但资金价格很低。央行是否还有必要去进一步释放流动性,有待商榷。即便是考虑到春节前后的资金面起伏,开展7 天与14 天逆回购同样是释放流动性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的观点也很鲜明:即1 月份MLF 利率调降的必要性不强,且在量上可能是等量续作。

      风险提示:资金面波动超预期、疫情冲击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