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2023年第1周周报:休闲食品公司的价值来源

类别:行业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铮 日期:2023-01-09

  周思考:休闲食品公司的价值来源。根据不同休闲食品企业在“生产+品牌+渠道”三个核心环节的不同取舍,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休闲食品商业模式可以分为四种:1)渠道型:产品端主要为其他零食品牌,核心关注渠道端扩张,代表企业为零食很忙等;2)品牌+渠道型:产品端主要采用代工贴牌模式,渠道端采用品类店模式,代表企业为良品铺子/来伊份等;3)全产业链型:产品端采用自主生产,渠道端采用品类店的模式,代表企业为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等;4)自主生产型:聚焦生产和品牌,这一类企业往往走大单品或者聚焦品类的模式,因为大单品模式在生产端规模效应通常是最好的,在渠道端,品牌方通过经销体系进入KA/BC/流通等零食零售渠道,代表企业包括洽洽、卫龙、盐津、甘源、劲仔等等。

      前三个模式均涉及到终端消费场景的打造,场景端的核心在于单店模型的跑通,这就涉及到在品牌辐射范围内如何进行更加高效的品类组合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比这三者,全产业链模式的单店店型是最小的,比如绝味周黑鸭一般在20 ㎡左右,通常为满足消费者细分品类的需求,品牌通常与大单品相绑定实现消费者心智的植入和绑定,比如绝味鸭脖,品牌认知在细分品类的聚焦度上是最高的,所以对于跨多品类是最为谨慎的;而以零食很忙为代表的业态,在周转上往往更高,店型大小(通常在100㎡以上)和SKU 数量相对应也是最高的,品牌认知投射到品类上也是最为丰富的,不仅包括休闲食品,也囊括水饮等更高频次消费的产品。四种模式无绝对的优劣之分,但对于企业要求的能力有所差别,核心在于能力要匹配不同环节(“生产、品牌、渠道”)的打造要求。前三种模式对于品牌方在门店端的运营能力要求更高,大单品模式对于产品端的竞争能力要求更高,不同企业找到自己的能力圈至关重要。

      何为价值,持续创造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在财务上可以获取超过资金成本的收益,价值是未来盈利预期(ROE 或者ROIC 的概念,而非净利率)的折现。无论带生产端还是不带生产端的企业,如果能够实现财务盈利并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增长能带来价值创造。不能抓住未来消费需求变化,价值就会衰减,所以核心在于把握需求。不论是生产型公司通过运营积累经验,还是渠道型公司通过满足需求,都能创造价值。

      渠道是动态的、有机的生命体,选择不同的渠道是产品满足需求方式的表达,没有优劣之分,不可简单类比。衡量渠道效率的标准是渠道是否在收益成本的考量下可以创造满足需求。看懂生意,才能更好的看懂价值。

      市场行情回顾:2022 年12 月30 日到2023 年1 月6 日,沪深300 上涨2.8%,成长好于价值,SW 高市盈率指数周上涨3.8%、月上涨3.8%。

      截止2023 年1 月6 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7446.0 亿元,周成交净买入200.2 亿元,其中食饮行业周净买入28.54 亿元。本周SW 食品饮料上涨2.1%,跑输沪深300 指数0.7pct。分子行业来看,白酒上涨4.3%,周成交额环比10.9%;啤酒下跌1.1%,周成交额环比-9.7%;乳制品上涨0.7%,周成交额环比-19.9%;休闲食品下跌3.2%,周成交额环比-16.8%;预加工食品下跌1.2%,周成交额环比-10.9%;调味品下跌1.6%,周成交额环比+9.3%。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反复、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