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类别:策略 机构: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朱斌 日期:2022-11-20

  摘要:

      MMT的核心思想是,现代主权国家政府可以直接通过央行向经济注入流动性。政府用创造货币的方式进行支出,财政支出先于收入,而政府部门的财政赤字等于非政府部门的盈余。这就造成MMT与主流的财政政策观点有着较大的出入,MMT提供了财政主导的一套政策框架。当然MMT理论成立的隐含前提是货币超发不动摇政府合法性,也就不会造成币值断崖式下行。

      MMT主张财政部门决定财政支出与赤字的规模,而财政赤字全部由中央银行购买(赤字完全货币化)。而这样的政策框架也决定了央行基本丧失了政策上的独立性。

      通过分析日本的情况可知,近年来日本主要还是以量化宽松为主,虽然安倍经济学与MMT看起来异曲同工,但日本央行更多的是采用利率曲线控制(YCC)调整,而非赤字驱动的MMT。

      美国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政策形式和日本类似,2009年起的QE并非严格意义上财政主导上的MMT操作,而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提升需求。

      2020年美国在疫情冲击下,使用大规模财政赤字、无限量宽松的方式救助经济,开启了广义上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也迎来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胀。

      目前针对MMT理论的批判集中在赤字的规模上,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MMT在赤字约束和通胀抑制两个方面依旧存在理论上的缺陷。但同时,我们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无论是08年的美国还是90年代的日本,他们宽松的施政环境并没有造成严重的通胀问题。即便当时的日本和美国因为各种因素使得他们的政策实施与MMT略有不同,但都是推动了本国的权益资产价格的上涨。

      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当MMT方式开启时,都会带来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这在美国和日本都得到了明确的印证。所以,当投资者发现所观察国家政策、或是经济指标开始转向MMT(或类似宽松政策)的时候,可以择时布局该国的权益类资产。

      风险提示:MMT方式有可能会带来超预期通胀;有可能使得汇率有较大贬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