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周报:轻量化需求赋予镁合金较高成长性

类别:行业 机构: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余前广 日期:2022-10-10

一周市场回顾

    本周,上证综指下跌2.07%收3024.39,深证指数下跌2.07%收10778.61,沪深300 下跌1.33%收3804.89,有色金属行业指数(申万) 下跌7.27%收5066.51,跑输沪深300 指数5.94 个百分点。锂板块指数下跌8.18%;钴板块指数下跌7.02%;镍板块指数下跌7.66%;稀土永磁板块指数下跌6.25%;锡板块指数下跌6.67%;钨板块指数下跌6.43%;铝板块指数下跌5.72%;钒钛板块指数下跌2.94%。

    投资分析

    10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强调“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我国材料学界泰斗、“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曾指出:“在材料领域中,还没有任何材料像镁那样潜力与现实有如此大的颠倒”。从有色金属行业看,镁及其合金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具有中长期的战略价值,我们认为一级、二级市场投资者均应将之作为重要品种予以考量。

    从物理化学性质看,镁是最轻的金属之一,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阻尼性优、切削性优、易于回收等特点,因而和铝同属重要的结构材料基本元素。从储量看,镁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十种元素之一(次于铝、铁),在海水盐分中的占有量仅次于氯、钠。根据USGS、《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等数据,我国是全球镁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探明储量充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考虑到当前渐趋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铁、铝等资源对外依存度高,镁对保障我国矿产安全、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USGS、CM 等数据,近年来,全球镁锭产量在100 万吨左右,中国产量占比85%左右;欧洲95%的原镁需求有赖于我国供应。从下游消费结构看,根据百川盈孚等数据,原镁主要应用于镁合金深加工(占比33%)、铝合金添加剂(占比30%)、炼钢脱硫等方面。我们看到,2021 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能耗双控政策带来的供给大幅骤然收缩,镁价在9 月份创出历史新高,年内价格波动剧烈(2021 年初,1.6 万元左右;9 月份,高点7.1 万元左右)。作进一步展望,从供给侧看,考虑到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将促使环保、能耗有关政策中期从紧,根据CM 预测,2020-2030 年我国原镁产能年复合增长率将降至4.3%。从需求侧看,包括汽车部件、电池包件、建筑模板在内的轻量化需求将拉动原镁的应用场景拓展,根据找镁网测算,预计2022-2025 年总需求增速将近30%。上述供需关系将为原镁中 期价格奠定较为有利的基本面。

    和其他金属材料相比,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刚度高、抗震降噪能力强、压铸性能优、电磁屏蔽、易回收、易加工(能耗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节能、环保、通讯、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被业界誉为“21 世纪最具开发和应用潜力的绿色工程材料”。根据百川盈孚等数据,镁合金的下游消费结构主要是交通运输(占比64%)、电子产品(占比18%)、航空航天(占比5%)、生物医用(占比5%)等。

    在全球气候变化倒逼绿色转型提速的背景下,展望未来一个阶段,汽车轻量化趋势是镁合金需求较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根据产业界有关研究,汽车每减重100kg 可降低油耗0.7L/100km,新能源汽车车身每减重10%可增加14%的续航里程;车体使用镁合金材料可使重量减轻55%-60%,减重效果优于高强度钢、铝合金。预判随着压铸等技术、半固态注射成形等工艺的进步,镁合金材料将从壳体类、支架类零部件扩展至车身结构件等应用场景。2021 年,我国汽车单车用镁量已提升至近5kg,但与日本、欧洲相比仍有倍数级差距;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30 年单车用镁量有望提升至45kg,潜在增量空间巨大。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数据,2021 年我国镁合金市场规模达145.4 亿元,预计2025 年增长至201.8 亿元。镁合金行业集中度较高,CR5超80%,其中:云海金属占行业总产能的35%以上,属全球规模最大的镁合金龙头企业。根据2021 年报、2022 中报,历经二十余年的持续深耕,云海金属已具备从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镁合金深加工-镁合金回收的完整产业链,2020 年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依托矿产储备、原镁自给(产能约占全国10%)、竖罐节能练镁技术、设备自主研发等,构筑起领先同行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第二大股东宝钢金属拥有汽车行业优质客户群,协同聚焦轻量化研发应用,安徽宝镁重点项目持续加码,业绩增长路径较为清晰。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结构优化,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49.65 亿元(其中:镁合金及深加工产品占比49.35%),同比+37.98%;归母净利润5.03 亿元(镁合金及深加工产品贡献毛利79.5%),同比+253.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7 亿元,同比+85.34%,业绩大幅增长。

    投资建议:

    从“十一”期间披露的海内外经济数据、国际地缘政治动态等方面看,我们维持当前宏观环境从需求侧、流动性、情绪面等方面对有色金属行业形成周期性压制的判断,海外定价的工业金属价格走势依然难言乐观(若无供给端显著扰动)。从产业链跟踪数据看,关注产品价格相对坚挺的锂、钼、钒产业链头部上市公司。近期,钴、镍价格有所回升,对此保持跟踪关注。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疫情突变反复,地缘政治风险,监管政策变化,技术路线变化,产品供需发生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