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行业重大事件点评:中国再次核准4台核电机组 2022年已核准10台 创近年新高

类别:行业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双 日期:2022-09-19

  事项:

      据9 月14 日央视新闻报道,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福建漳州二期和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要求确保绝对安全。

      国信机械观点:1)国家再次新核准两个核电项目合计4 台机组,继2019 年核电重启以来核准台数创近年新高(2019-2022 年核准新机组分别为4/4/5/10 台),核电趋势景气向好,我们预期十四五期间景气度有望延续;2)空间及格局:按照单台核电机组投资约180-200 亿元、设备价值占比50%计算,2022 年新核准机组带来核电设备市场增量约900-1000 亿元。核电设备呈现高垄断稳定竞争格局:大国企主导弹性小,小民企细分龙头弹性大,核电运营环节中国核电、中国广核二分天下;3)投资建议:国家发展核电态度积极明确,核电景气持续向好,批量化建设+核废物后处理打开核电成长空间。我们看好核电细分领域市占率高、核电业务占比高的公司,设备环节重点关注:江苏神通、应流股份、中密控股。4)风险提示:

      世界范围内发生核电事故;核电发展政策变动;核电设备需求不及预期等。

      评论:

      新核准四台机组,2022 年新核准数量创近年新高,彰显积极发展核电态度据9 月14 日央视新闻报道,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福建漳州二期和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要求确保绝对安全。

      从历史情况来看,2019-2020 年,国家每年核准4 台机组,2021 年核准5 台机组(包括4 台华龙一号和1台小型堆),2022 年4 月,国家新核准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项目,共6 台机组,此次国家再次核准广东廉江一期、福建漳州二期共4 台机组,截止目前2022 年新核准机组已达10 台,创近年来新高。从采用的技术来看,廉江一期核电采用CAP1000,福建漳州二期采用华龙一号,国产化率均达到80%以上。2021 年以来,国内核电行业利好消息不断,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是政府报告中首次采用“积极”一词提及国内核电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有序的发展沿海三代核电建设;2022 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再次提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并提出开展三代核电技术优化研究、小堆、高温气冷堆等技术研究,推动核电国际合作等多项助力核电发展纲要。此次新核准4 台机组,再次表明我国核电行业转向了积极有序发展阶段。

      复盘国内核电发展历史,可分为五个阶段

      1)2003-2011 年:中国加入WTO 后,经济迅速增长,用电需求增加,国内核电快速发展,年均审批核电6-10 台。

      2)2011-2015 年:福岛核事故后,国内核电进行了历时一年半的安全检查,虽然得出安全有保障的结论,但不上马新的核电项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要求新建核电项目必须符合三代核电安全标准,在此期间,2012 年审批了田湾3、4 号机组。

      3)2015 年:“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核能协会、国家能源局等相关人员均在不同场合透漏年内将有6-8台核电机组开工建设,随后8 台新机组被审批,分别为:红沿河核电站5、6 号机组、福清5、6 号机组,防城港3、4 号机组、田湾5、6 号机组。从具体机组类型来看,一类为前期已有大量投入的二代+机组,另一类为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其中中核获核准华龙一号2 台,中广核获核准华龙一号2 台,均为各集团首台华龙一号,从意义上来看更多作为华龙一号示范商运堆,因此2015 年并不是三代核电批量化建设起点。

      4)2016-2018 年:2015 年审批8 台机组之后,虽然国家政策多次提到过核电建设目标,但并无新核电机组审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福岛事故后公众舆论压力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福岛核事故后,新机组要求具备三代安全性,2018 年之前国内三代核电并无商运投产案例,同时国外引进的AP1000 和EPR 首台机组建设过程中均出现技术问题,因此整体审批较为谨慎。

      5)2019 至今:随着三代核电项目落地,2019-2022 年国家核准新机组分别为4/4/5/10 台,审批节奏明显加快,形成批量化建设趋势。2019 年审批机组:漳州核电1、2 号机组;太平岭核电1、2 号机组;2020年审批机组:昌江核电3、4 号机组,三澳核电1、2 号机组;2021 年审批机组:田湾核电7、8 号机组,徐大堡核电3、4 号机组,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2022 年审批机组:三门核电3、4 号机组,海阳核电3、4 号机组,陆丰5、6 号机组,广东廉江1、2 号机组、漳州核电3、4 号机组。

      2022 年新增核电设备空间约900-1000 亿元,预期核电设备公司深度受益市场空间增量方面,按照单台核电机组投资约180-200 亿元、设备投资占电站总投资50%计算,2022 年新核准10 台机组带来核电市场增量约1800-2000 亿元,其中设备市场增量约900-1000 亿元;从目前三个项目采用的CAP1000 和华龙一号技术路径来看,两者均有较高的国产华率,其中CAP1000 国产化率在85%以上,华龙一号国产化率在90%以上,预期国内核电设备公司深度受益。

      技术成熟+双碳要求+政策积极,预期核电形成每年6-8 台批量化建设趋势目前国内在建机组以华龙一号为主,部分项目采用VVER1200,两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多台机组成功商运。同时三门一期和海阳一期采用的AP1000 技术已成功商运多年,验证了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备批量化生产的条件。此外,碳中和、碳达峰加速能源结构改善,新能源发电已成趋势,但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电力需求大,因此在电力结构改革中需要低碳、稳定的电力来源,核电低碳、稳定的特性确立了其在双碳背景下的重要地位。叠加国家政策积极,预期形成每年6-8 台的批量化建设趋势。

      预期未来核电设备年均市场空间540-800 亿元,呈现高壁垒垄断性竞争格局市场空间方面,以华龙一号机组作为后续待建机组的代表机型估算,按照单台核电机组投资约180-200 亿元计算,假设年均开工6-8 台核电机组计算,每年核电市场规模1080-1600 亿元,2022-2025 年核电市场规模4320-6400 亿元。核电站投资中,核电设备投资占比约50%,据此估算每年核电设备市场规模约540-800亿元,2022-2025 年核电设备市场规模约2160-3200 亿元。其中核岛设备占比约50%,常规岛设备占比约30%,BOP 设备占比20%。

      竞争格局方面,核电设备行业由于存在高技术壁垒+资质壁垒+资金壁垒,因此进入壁垒较高,整体核电市场呈现高壁垒垄断性竞争格局,具体来看,国企垄断主要设备市场,民营企业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竞争格局。核电站主设备主要由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中国一重及中国二重垄断,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及驱动机构、稳压器、蒸汽发生器、汽轮发电机、主冷却剂泵等;近年来,部分民营企业占据细分领域主导地位,并通过产品线延伸进一步发展。应流股份在主泵泵壳取得主导地位,江苏神通、纽威股份、中核科技等企业在阀门市场取得主导地位,中密控股在核电主泵、二级泵密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佳电股份在电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等等。

      乏燃料后处理迫在眉睫,市场空间广阔

      核电经历近30 年发展,预计2025 年在运机组将产生约1180 吨乏燃料,累计13940 吨;当年新增需离堆  贮存的乏燃料约560 吨,累计4160 吨。目前,我国总贮存+处理乏燃料能力约为13850 吨,2025 年乏燃料累计生产量超过总贮存量,突破临界状态,乏燃料处理成刚需。“十四五”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中低放废物处置场、乏燃料后处理厂。从乏燃料后处理厂的规划来看,目前国内首个200 吨乏燃料处理厂正在建设;第二个200 吨乏燃料处理厂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按照目前在运+在建77 台机组测算,假设每台百万机组每年产生20 万吨乏燃料,则国内仍需建设6-8 个200 吨乏燃料处理厂,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国家发展核电态度积极明确,核电景气持续向好,批量化建设+核废物后处理打开核电成长空间。我们看好核电细分领域市占率高、核电业务占比高的公司,建议关注核电产业链上相关公司,设备环节重点关注:

      江苏神通、应流股份、中密控股。

      风险提示:

      1、世界范围内发生核电事故;2、核电发展政策变动;3、核电设备需求不及预期;4、核电项目建设风险;5、核燃料供应风险;6、核废料处理滞后风险;7、疫情导致核电建设延期;8、储能技术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