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行业:竞价机制温和 看好头部厂商获益
脊柱耗材国家集采意见稿出台,看好头部厂商获益昨日国家联采办公室公告脊柱类耗材集采文件,相较于此前意见稿,核心细化14 个脊柱品类各厂家的首年意向采购量、产品最高有效申报价、具体拟中选规则及后续采购量分配。我们认为此次集采机制偏温和:1)标内国产龙头多居A 组,标外拓展空间广阔;2)最高申报价相对合理,考虑脊柱成本渠道优势,预计出厂价影响有限;3)首次引入规则三兼顾企业价格及销量(降价60%及以上即中标,确保50%采购量),有望推进有序竞争。我们观察到此次集采用量较大的厂商包括威高骨科、爱康医疗、三友医疗、凯利泰、春立医疗、大博医疗等企业。我们预计国产头部厂商发挥大厂优势,以价换量在标内外市场焕发新机。
标内报量偏保守,国产龙头用量靠前
1)本次脊柱集采执行期3 年,2023 年开始执行,标内总量为121 万个(不含骨水泥46 万包),整体报量偏保守,看好后续标外用量空间;2)按厂商来看,威高骨科(在6 个产品系统需求量都超10%,排名第一)、三友医疗、凯利泰、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大博医疗等国内头部企业大部分产品基本落在A 组,看好后续中标几率偏大,且有望凭借在产能/成本/手术工具方面的优势后续抢占标外空间。
最高有效申报价温和,出厂价影响有限
1)限价温和:此次文件公布14 个品类具体最高有效申报价,我们估测其处于全国均价和安徽21 年集采参考价(第一轮省采2019 年降幅53%后)之间,降价空间相对放宽;2)终端降幅可参考关节:综合考虑当前申报价较市价的降幅,及规则三宽松的降价机制(降幅超60%即可确保50%标内量),我们估测脊柱终端均价降幅在80%左右;3)出厂价影响有限:考虑脊柱相较于关节成本偏低(与创伤接近)且此前扣率(出厂价占终端价的比例)更小,估测同样降幅下利润空间更大,出厂价受影响幅度预计很小。
常规比价机制设计合理,剩余量分配占优
本次A/B 组比价的规则一差额入围,同时满足以下情形企业中标:1) 情形一:竞价比价价格低于同组最低比价价格1.3 倍,或高于1.3 倍但低于本系统最高有效申报价50%的; 2)情形二:前者基础上非最高竞价比价价格,或为最高价格但相较同类最低价的比值在各系统中降序排列非前三。我们看好常规比价机制设计温和,换量效应明显:1)中选企业有望获得80-100%的分配量;2)剩余量分配上有明显优势(医院选取A/B 单元价格由低到高前40%中选产品),我们估测降价靠前的企业获得最大剩余量份额。
强调复活机制,新增规则三规避无序降价
方案此次引入更多复活机制,除此前意见稿规则二(规则一落标A 组企业如竞价价格不高于B 组最高中选价格即可复活),此次最大亮点在于新增规则三,即规则一二情况下落选企业报价低于最高有效申报价40%即可中选,并明确获得50%的采购量。我们认为此举:1)彰显医保局以保障供应为先,拒绝无序降价的决心;2)利于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及产品组合情况,选取最优量价策略。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超预期风险,未中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