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兼顾三重平衡 稳定信贷投放

类别:宏观 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跃博 日期:2022-08-12

事件背景

    2022 年8 月10 日,央行发布了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认为,以下要点值得关注。

    一、强调和重视通胀

    首先,央行对通胀的关注度环比提高,表明央行将在边际上更加兼顾稳物价。这将约束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

    报告在海外宏观部分判断,高通胀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本轮全球通胀走高的粘性和持续时间可能比以往更加严峻。短期而言,引发通胀攀升的因素包括前期发达经济体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疫情反复加剧全球供给瓶颈、地缘政治冲突引发全球能源和粮食供应紧张、劳动力市场供需错配加剧“工资——物价”螺旋、海外通胀预期走高引发“第二轮效应”等。中长期而言 本世纪前二十年对平抑通胀发挥重要作用的全球一体化、劳动力供给充裕等红利已发生逆转,叠加当前能源转型和产业链重构成本上升。

    本次央行还用一个专栏的篇幅谈及通胀问题。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维护通胀平稳是宏观大盘稳定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环境要 求。任何时刻,中央银行都应该对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

    国内方面,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疫情受控后未来消费复苏回暖,新一轮“猪周期”已开启,能源进口成本攀升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其次,具备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有利条件。预计今年物价涨幅有望实现全年CPI 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这得益于粮食和能源保供稳价,并坚持不搞 “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我国出口因此获得能源成本优势而保持韧性。近期PPI-CPI 剪刀差缩窄。下一阶段,央行将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货币政策并无收紧之忧。

    二、兼顾“三个平衡”

    总基调延续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的一贯提法。新增表述则在于“三个平衡”——“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这表明央行将更加注重平衡信用总量与结构、稳就业与稳物价、内外均衡等多重目标。

    兼顾长期平衡。5 月中下旬以来,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成效显现,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央行表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这表明央行将在边际上更加注重优化信用结构等长期考量。

    兼顾外部均衡,坚持底线思维。在二季度疫情冲击生产和出口期间,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背景下,国际经济环境部分关注新兴经济体货币持续贬值,汇率部分要求“坚持底线思维”,专栏2 强调要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表明央行现阶段希望稳定人民币汇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这表明央行将在边际上更加兼顾外部均衡。

    三、“不超发货币”

    总基调在“不搞大水漫灌”之外,新增了“不超发货币”,暗示既有流动性已经相当充裕。且6 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较去年同期下降0.42 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2%,较3 月下行87BP,远高于同期的5 年期LPR 降幅。宽货币方面的总量政策必要性大幅下降。

    四、下半年央行的主要工作是宽信用

    7 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央行2022 年下半年工作会议首要目标是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本次报告延续了以上会议基调,要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促进银行间充沛的流动性疏导至实体经济,稳定结构优化的信贷投放。

    具体来说,首先,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

    其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进有退。结构性工具积极做好“加法”,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倾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风险提示

    疫情超预期扩散风险,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