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事项点评:抓风控 重合规 提升保险资管市场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点评

类别:行业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舫朝 日期:2022-08-07

  事件:20 22 年8 月5 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将自2022 年9 月1 日起施行。《新规》作为目前33 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的顶层制度,统筹考虑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体系相对完备、特色更加鲜明的机构监管制度框架。

      点评:

      《新规》全面总结了自2004 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以来监管和行业实践经验,完成了保险资管公司监管体系的全面升级,同时也释放了一系列政策红利:相比2004 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新规》恢复保险资管公司分支机构设立规定,允许设立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不动产、基础设施等资管业务相关子公司,放宽了服务类经营范围和受托资金范围。另外,《新规》

      还增加了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专门章节和内容,补充了一系列监管手段和违规约束,对现行规定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1. 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关键人员管理。在充分结合近年来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新规》从总体要求、股东义务、激励约束机制、股东会和董事会监事会要求、专门委员会设置、独董制度、董监高履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将近年来实施的首席风险官的监管实践予以制度明确,推动提升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

      2. 强化风险管理,引导合规稳健经营。《新规》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和内外部审计制度,保险资管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以及各子公司之间应当建立隔离墙制度,防止可能出现的风险传递和利益冲突。在开展受托管理资金业务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时要求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并将风险准备金计提情况纳入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报送银保监会。对于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要求有助于保险资管公司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维护保险资金的长期安全和长期稳健经营。

      3. 恢复保险资管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新规》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设立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不动产、基础设施等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或与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的子公司。《新规》恢复了设立分支机构的规定,明确了资管公司和资管子公司设立的条件,有利于引导保险资管公司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运作,夯实长期投资能力。

      4. 取消外资持股上限,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水平。《新规》对境内外股东一视同仁,取消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另外,对所有类型股东设定了统一适用的条件,严格非金融企业股东的管理。相关规定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关于“取消境内保险公司合计持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超过75%的规定,允许境外投资者持有股份超过25%”的具体举措。设置境内外股东统一适用的股东资质条件有助于吸引国际优秀保险公司和资管机构参与行业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保险资管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5. 优化股权结构设计,明确机构功能定位。《新规》适当降低了保险公司总体持股比例上限的要求,要求境内外保险公司合计持有保险资管公司的股份不得低于50%,为吸引境外优秀保险公司和资管机构等各类股东提供制度空间。同时在业务范围上,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丰富开展保险资管产品业务、受托管理其他中长期资金和合格投资者资金等表述,有利于业务多元化发展。

      6. 坚持市场化导向,优化业务经营规则。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对待保险资金和管理的其他资金一视同仁,按照公平、合理、市场化原则签署合同、明确费率,强化信息披露管理和投资者权益保护。

      同时,《新规》列明“负面清单”,例如严禁提供担保、严禁利用受托管理资产和保险资管产品资产为他人牟利等,从而压实保险资管公司主动管理职责。

      7. 鼓励发挥保险资金长期优势。《新规》引导保险资管公司巩固和发展资金长期优势,在机构定位上,明确保险资管公司“以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为目的”,支持和鼓励其立足长期、稳健和价值投资,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长期投资方面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支持。

      投资评级:《新规》的出台将利好保险资管公司规范化和市场化运作,长期来看有助于保险资管机构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为资本市场培育更多长期稳健的机构投资者。随着各险企改革的深入,负债端根据客户需求逐渐完成产品的创新和结构调整,并配合人力出清和高素质代理人队伍的增长,投资端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的长期运营,有望推动行业长期健康稳健发展。我们建议关注拥有最多存量客户且寿险改革推进靠前的中国平安,以及践行高质量代理人发展和高端战略实践较为彻底的友邦保险。

      风险因素: 险企改革不及预期、长端利率超预期快速下行、权益市场剧烈波动、宏观经济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