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周报:光伏硅料的投资价值展望

类别:行业 机构: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曾帅 日期:2022-06-14

重点组合:通威股份、大全能源、联泓新科、宇晶股份、高测股份、亿华通、东岳集团H、兰石重装行业观点与跟踪:

    当前新能源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欧美与中国碳中和的能源结构性替代、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增量、全球疫后经济复苏、逆全球化和地缘冲突等。由此出现几个趋势:替代能源水电、风电、光伏等出现性价比优势,新技术的迭代还在加速;各国基于经济诉求在局部破除政策和资金等障碍;在全产业链的高景气背景下,仍将有利润分配的博弈。光伏行业各环节的利润“重分配”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

    国内产业在该领域的全球“话语权”;各个环节扩产速度差异带来相对“稀缺性”;CR5集中度越高则定价权越强;新技术主导的领域优势企业获得估值上的明显提升。综合来看,硅料环节的投资价值较强,而组件环节有望面临海外强劲需求带来的涨价潮。另外,在全球通胀和下游需求走强的背景下,上游的价格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创新高,光伏上游的硅料、EVA粒子等领域的中短期投资收益或将更高,下游可通过技术革新带动成本降低。

    国内:经济承压,5月国内多项金融指标超预期验证了预计未来将增加稳增长的投资。5月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同比多839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3936亿元。预计未来以绿色能源为代表的新基建有望得到政策和资金倾斜,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海外:欧盟和美国作为光伏第二、三大市场,已经做好政策准备。欧盟委员会公布了REPowerEU计划,新增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为2025年超320GW(约为当前总量的2倍、年化增速约20%)、2030年达600GW(2026~2030年化增速约5%)。美国则在6月初宣布,依据《国防生产法》在未来两年停止对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四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由此短期内有助于缓解长期通胀预期(5月通胀预计仍超8%)、长期实现能源构转型。

    光伏行业重点关注: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股份H、协鑫科技H、联泓新科、宇晶股份(联合先进制造团队)、高测股份(联合先进制造团队) 、岱勒新材、福斯特、上机数控、双良节能、中环股份、天合光能、隆基股份、福莱特、合盛硅业。

    氢能行业重点关注:亿华通、东岳集团H、泛亚微透、兰石重装、中集安瑞科H、美锦能源、中国旭阳集团H、雄韬股份、潍柴动力。

    当前新能源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包括:

    1)短期内,各国经历疫情后经济复苏(包括面临衰退的经济刺激)、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工业化与城镇化,都将带来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2)发达国家2050年和中国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带来长期、且巨量的替代需求;

    3)2020年以来各国货币政策导致能源和上游资源普遍涨价;4)逆全球化和地缘冲突,导致供应链的局部稀缺甚至断裂,局部地区的供需失衡导致价格出现大幅偏离。

    在这些大环境的变化之下,我们看到几个趋势:

    1)化石能源大幅涨价后,作为替代的水电、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开始出现性价比优势。而具有性价比的前提是资源优势明显(如水电和风电)、或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制造以降低成本,再或是出现快速技术革新、提升能源效率。“可以制造”的能源将成为未来重要选项。

    2)纵有人为壁垒(如贸易限制、政治因素等),各国迫切需要提振经济,政策和资金的障碍获将快速破除。迫于能源短缺的短期压力,适度放宽限制、对组件环节采购价格上涨抱有更高容忍度、直至全球“抢购”

    等局面或将出现。因此,我们可以乐观估计,欧美在高通胀背景下对于国内光伏产业链都能带来更优的售价和现金流。

    3)在全产业链的高景气背景下,仍将有利润分配的博弈。从稀缺性角度看,仍将有是更稀缺的上游资源、产能瓶颈环节获得超额利润。

    4)资本青睐扩张性更强、技术迭代更快、政策更友好的领域,因此2022年有望出现新能源领域的估值提升,更多企业将借力资本市场快速扩张规模、巩固优势。密集的投资落地后,竞争格局亦会恶化。

    国内疫情反复,影响各地政策落地、企业采购与生产、以及项目建设进度原材料涨价波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慢于预期

    全球性衰退影响或海外复苏低于预期,影响终端需求和各国(地区)政府开支海外各国投资计划和扶持政策低于预期,海外地缘冲突影响产业链供需美联储加息导致海外资金成本提高、整体行业需求减弱,并影响科技股估值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