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基础材料行业:全产业链剖析 挖掘零碳建筑王者
建筑节能专题三:光伏建筑、钢结构、节能服务发展潜力大我们在6 月9 日发布的《建筑节能专题二:零碳建筑开启进程》中已对我国建筑碳排放现状、零碳建筑发展所处阶段及未来发展路径进行阐述分析,本篇报告作为《专题三》进一步梳理零碳建筑产业链各环节,并选取政策力度、市场空间、行业利润率、竞争格局等维度进行横向比较,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从建筑建材企业受益角度判断,各环节排序如下(括号内为预估“十四五”
行业需求CAGR):光电玻璃(20%)>节能玻璃(20%)>遮阳材料(15-20%)>
钢构制造(10-15%)>节能服务(10-15%)>光伏建筑施工(0-5%),重点推荐鸿路钢构、精工钢构、苏文电能、中国建筑、北新建材。
装配式对减碳贡献较小,但政策推广目标明确,钢构制造受益弹性大装配式领域在较为明确的政策目标下,对于施工环节主要是工艺替代,不构成增量市场,但构件制造行业则是装配式模式带来的新增环节,有望迎来千亿级增量市场,其中钢构制造行业受益弹性大。21 年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7.0%,在公建投资需求转暖及替代PC 的驱动下,我们预计“十四五”市场需求年均增速10-15%左右。从供给端看,虽然钢构制造行业壁垒不高且毛利率较低,但管理瓶颈制约中小企业规模扩张意愿,龙头具备成本和规模交付的优势。装配式装修当前无全国层面针对性政策目标,需求尚未大幅增长,玩家刚刚起步,行业不成熟,且尚无统一的产品标准。
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建筑运营节能重要手段虽然《通用规范》具有全文强制性,但一方面标准提升针对的是建筑各结构综合性能,存在一定权衡选择空间,且仅涉及部分区域部分建筑类型,因此政策面对于节能玻璃、遮阳材料、保温材料的增量市场带动较小,但由于节能玻璃、功能性遮阳材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节能效果,虽然21 年市场规模仅100-300 亿,但若渗透率提升较快,则“十四五”需求年均增速有望达20%。从供给端看,节能玻璃和功能性遮阳行业在中高端产品中,龙头集中度较高,壁垒相对较强。保温材料21 年市场规模近2000 亿,但提标影响较小,我们认为新材料发展能否突围更值得关注。
万亿级光伏建筑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材料弹性大工程弹性小光伏建筑具有较强的政策助力,《通用规范》要求新建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系统,且《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 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我们预计“十四五”非住宅屋面光伏市场约8650亿,其中新建、改造市场4659/4082亿,对应建安投资1186/1010亿。我们认为对于工程企业,市场增量弹性较小,主要来源于存量改造,新建建筑更多是BIPV 替代原有屋顶或幕墙,安装集成壁垒不高,渠道是主要价值体现。对于材料商,光伏建筑的快速放量带动的增量市场弹性较大,但恐将面临产能集中投放、竞争格局恶化的问题,成本控制力是核心优势。
建筑节能服务潜在市场空间广阔,竞争加剧头部效应渐显节能服务包含内容较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潜在市场空间较大,根据EMCA预计2025 年行业产值1 万亿,“十四五”年均增速10%-15%。政策以试点鼓励为主,行业的发展有赖于项目经济性驱动,由于业务模式主要是合同能源管理,从业主角度看无需前期投资的情况下意愿较强,但对节能服务企业融资能力、节能挖潜技术等要求较高,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及跨界入局者显著增加,竞争日益加剧,但拥有较好技术、融资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得资源集聚,提升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对建筑各环节节能优化分析存在遗漏或偏差,技术进步超预期导致对部分环节产业发展判断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