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板块迎来稳增长预期催化 信心恢复箭在弦上

类别:行业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薛玉虎/刘洁铭/宋英男 日期:2022-05-23

1、市场缺乏投资主线,政策利好催化周五板块整体拉升。本周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涨幅1.31%,跑输上证综指(+2.02%)0.71 个百分点。

    近期受疫情不确定因素、投资者担忧经济形势等影响,市场缺乏投资主线,板块整体仍处于横盘磨底期,个股涨跌多为资本博弈的结果,波动幅度较大的均为此前关注度较低的小票,如本周二周三岩石股份、巨力索具等白酒概念股涨停。近期疫情出现边际向好趋势,上海新增新冠确诊人下降明显,多天多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整体情绪面也在改善。5 月20 日LPR 利率创历史最大降幅,周五上证指数单日上涨1.60%,食品饮料板块上涨3.70%,同时北向资金大幅涌入A 股市场,食品饮料板块流入26.97 亿元,其中白酒板块净流入20.67亿元。

    2、与2020 年疫情对比:白酒基本面影响较小,大众品则更为艰难。

    白酒:两次疫情均引发市场悲观情绪蔓延,板块短期大幅下跌,估值回调。但本轮疫情对行业基本面的影响相比2020 年明显更小:1)2020Q1 疫情完全覆盖白酒春节旺季的中期和后期,整个上半年业绩端均有承压明显。2)本次疫情发生在白酒淡季,且仅在区域爆发,对大部分酒企全年实际业绩影响有限。Q2 疫情板块分化可能加剧,但更多是由于行业由第一成长阶段向第二成长阶段转型所导致。3)两次疫情都不影响行业长期向上趋势。大众品:1)今年居民消费需求受两年来疫情反复的影响,表现更为疲软。2)今年餐饮业,服务业等投资信心受损,展店意愿低迷;3)今年叠加俄乌战争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继续上升,成本压力更大。4)物流端:2020 年疫情发生时正处于春节物流正常停运之时,且3 月开始物流基本恢复正常。今年3 月开始,跨省物流受限。生活必需品的物流仅在部分区域部分时间段受阻,4 月以来有所恢复。但是电商快递受限,非保供的饮料/啤酒/预调酒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5)2020 年疫情主要影响春节销售占比较大的乳制品等礼品属性产品,而且影响时间较短,2020Q2 大部分公司业绩迅速反转;但是今年疫情影响消费信心,除了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等少数行业受益,市场对大部分行业下半年需求能否快速恢复也心存疑虑,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强于上一轮。6)由于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力较强,疫情受益个股的业绩弹性可能持续到Q3 甚至Q4,但是缺乏长期持续成长的动力。因此大众品板块本 轮股价表现明显弱于上一轮,在疫情拐点尚未明朗的情况下,缺乏投资主线。但是不少疫情受损股已经出现较大跌幅,长期布局时点已经到来。

    3、白酒板块迎来情绪面边际利好,把握优势个股布局机会。今年年初至3 月底,外资流出、疫情影响、市场忧虑白酒进入周期性下行区间等三大因素影响下,板块持续下跌,悲观情绪已基本在股价上充分反应,估值调整至近五年40%分位的较低水平,近一个月板块基本在底部横盘磨底,等待利好消息催化。当前三大负面影响均有改善迹象:1)国内政策面利好强化稳增长预期,周五北向资金大幅流入,白酒板块净买入20.67 亿元,其中茅台、五粮液、老窖分别净买入5.96、6.74、1.99 亿。2)上海多地已连续多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积极推进复工复产,预计疫情曙光即将出现。并且今年疫情呈现出“淡季+区域化”的特点,预计大部分酒企受影响程度有限。3)白酒板块2021 及2022Q1 业绩表现稳健,行业基本面向上趋势和业绩韧性被再次验证。二季度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预计显现,板块分化可能加剧,但分化更多是行业由第一成长阶段向第二成长阶段转型所导致,酒企实际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小。近期市场担忧端午动销,但一方面端午销售占全年比重不高,另一方面近年来白酒旺季呈现缩短和后延趋势,当前追踪的渠道和库存表现参考意义不大,无需过于关注。长期看,行业结构性景气的趋势不改,基本面稳健,次高端仍是未来最大机会。短期看,目前行业处于淡季,当前板块的估值泡沫和悲观情绪被充分消化,业绩得到持续验证,我们预期疫情防控逐步转好、市场信心修复后板块有整体性反弹,建议把握底部优势个股的布局机会。

    4、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整体来看白酒行业稳健向好的趋势不变,次高端逻辑持续兑现;大众品情绪最悲观时点已过,估值回落后龙头企业的投资价值凸显,基于此我们维持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推荐”。

    白酒:推荐贵州茅台、今世缘、洋河股份、伊力特、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山西汾酒、口子窖、五粮液、金徽酒等。

    大众品:推荐百润股份、安井食品、双汇发展、洽洽食品、安琪酵母、伊利股份、海天味业、重庆啤酒。

    短期推荐洋河股份、伊力特、百润股份等。

    5、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餐饮渠道恢复低于预期;2)宏观经济波动导致消费升级速度受阻;3)行业政策变化导致竞争加剧;4)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5)重点关注公司业绩或不及预期;6)食品安全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