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集团(600141):2022Q1业绩大幅增长 低成本优势不断增强

类别:公司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永磊/董伯骏 日期:2022-04-30

事件:

    2022 年4 月28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报:2022 年Q1 实现营业收入85.75 亿元,同比增长90.65%,环比增长22.03%;实现归母净利润17.23亿元,同比增长384.07%,环比下降2.0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91 亿元,同比增长190.31%,环比下降51.3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66%,同比增加8.04 个百分点,环比减少2.19 个百分点。毛利率35.91%(同比增加14.15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42 个百分点),净利率24.72%(同比增加16.16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58 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产品景气度维持高位,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22 年Q1 实现营业收入85.75 亿元,同比增长90.65%,环比增长22.03%;实现归母净利润17.23 亿元,同比增长384.07%,环比下降2.05%。2022 年一季度磷化工产品景气度维持高位,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公司营收与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2022 年Q1,公司磷矿石销售均价为377.29 元/吨,同比增长89.87%,环比下降4.16%;黄磷销售均价为28997.79 元/吨,同比增长96.76%,环比下降18.94%;精细磷酸盐销售均价为11623.72 元/吨,同比增长45.02%,环比下降13.86%;磷铵销售均价3403.63 元/吨,同比增长50.37%,环比下降7.03%;有机硅销售均价为27618.91 元/吨,同比增长44.88%,环比下降4.67%;草甘膦销售均价为66589.92 元/吨,同比增长202.41%,环比增长54.16%。

    公司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5.91%,环比下降7.42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24.72%,环比下降3.58 个百分点。毛利率与净利率环比下降主要系2022 年一季度以来,一方面公司主要产品黄磷、磷酸盐、磷铵等销售均价同比有所下环,另一方面公司主要原材料硫磺、硫酸等价格大幅上涨。据wind 数据,2022 年Q1,硫磺均价为2788 元/吨,环比增长33.29%;磷矿石均价为620 元/吨,环比持平。

    2022 年Q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98%,同比下降3.02 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16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0.78%,同比下降0.57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4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1.15%,同比下降1.67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3 个百分点。

    进一步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壮大有机硅产业集群2022 年3 月22 日,公司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8 亿元,其中12.7 亿元用于建设20 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技术改造项目,7.57 亿元用于建设8 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项目,7.73 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公司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并拥有70 万吨/年湿法磷酸装置、10 万吨/年湿法精制磷酸装置(该项目通过技改将产能提升到15 万吨)、40 万吨/年液氨装置和8 万吨/年双氧水装置,公司建设磷酸铁项目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链协同优势、原材料供应保障优势以及精细化工技术优势,增强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生产运营效益。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36 万吨/年有机硅 单体、8 万吨/年110 硅橡胶、7 万吨/年107 硅橡胶、3 万吨/年密封胶、2 万吨/年硅油的产能。子公司内蒙兴发正在建设40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硅单体年产能将达到76 万吨,在行业内位居前列。8 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有机硅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附加值。

    收购星兴蓝天51%股权,完善磷肥产业链条

    2022 年4 月29 日,公司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宜都兴发与公司控股股东宜昌兴发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宜都兴发拟以自有资金2.59 万元收购宜昌兴发持有的星兴蓝天5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星兴蓝天100%股权,星兴蓝天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孙公司。2021 年,星兴蓝天40 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合成氨为生产磷肥的重要原材料,本次收购有利于完善公司磷肥产业链条,进一步增强原材料保障能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可转债发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63.52、70.55、77.79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5.52、4.97、4.5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可转债发行进程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