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科技(300358):业绩略超预期 装备耗材一体化布局逐步成型

类别:创业板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贺菊颖/袁清慧/胡世超 日期:2022-01-18

  事件

      公司于1 月17 日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5.0-6.0 亿元,同比增长149-199%;扣非净利4.5-5.5 亿元,同比增长242-318%

      简评

      公司业绩略超预期,同比大幅增长

      公司业绩预告区间对应归母净利、扣非净利中位数分别为5.5、5.0 亿元,略超市场此前预期,我们认为主要由收入确认和非经常性损益导致(Q4 非经约2000 万元)。预告区间对应Q4 单季净利0.99-1.99 亿元,扣非净利0.79-1.79 亿元。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新冠疫情叠加产品品质提升带来的生物制药装备进口替代机遇。2021 年公司重点发展生物制药装备,已基本完成生物制药前端装备布局,包含不锈钢反应器、一次性反应器及其耗材、分离纯化层析系统、原液制配、生物大分子微球填料等等。同时,加强了各个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服务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在市场高端领域和进口替代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生物制药产业链持续景气

      据Bioplan 统计,国内生物药产能已由2018 年的约86 万升增长至2021 年的约180 万升。为评估国内生物制药产业链景气度,我们统计了国内30 家代表性生物制药公司的产能,30 家公司2021 年合计产能约58.2 万升,占国内总产能比例约32%,根据各公司的产能规划,样本公司2025 产能合计将达到约140 万升,按照样本公司产能放大计算,2025 年国内生物制药产能将达到约438 万升,2022-2025 年总产能增量将达到约258 万升。参照国内某头部生物制药企业的募投项目,3 万升产能对应总投资额约18 亿元,其中设备购置及安装9.8 亿元,据此估算,2022-2025 年国内生物制药新增产能对应设备订单总额有望达到843 亿元,生物制药供应链仍将持续景气。

      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布局大分子生物药前端装备及耗材公司生物前段已形成不锈钢反应发酵系统、层析分离纯化系统、配液系统等相关产品,并已完成了部分重点客户布局。耗材领域公司积极布局填料、辅料、包材等,对标赛多利斯已设立控股子公司楚天思优特(SUT)专门布局一次性技术产品如生物反应器一次性袋、配液袋、储液袋、呼吸袋及其膜材,技术团队来源于在国外同类企业工作多年的技术人才和国内生物制药头部企业的生产科技(MTS)和质量控制人员。公司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及相关耗材争年内实现落地。此次公司正式布局层析介质,向高壁垒耗材领域迈出坚实一步,也印证了公司逐步由设备型公司向高科技技术平台型公司发展的决心。

      进军层析介质,由装备型向技术平台型公司转变公司在宁乡成立了楚天微球,注册资本5000 万元,公司占比60%。合资公司出资方除公司占比60%外,员工持股平台楚天元新占比25%,王济源个人占比15%。王济源目前为楚天顾问,拥有20 多年的生物制药行业相关从业经验,熟悉分离纯化相关的各个细分市场与技术。目前公司已研制出部分填料样品,尚未进入工艺放大与工业化生产阶段。

      生物制药行业高速发展,产业链设备/耗材市场迅速扩大据弗罗斯特沙利文预计,全球生物药市场空间将由2019 年的2860 亿美元增至2030 年的7680 亿美元;我国生物药市场空间将由2019 年的3120 亿元增至2030 年的13030 亿元;2019 年全球、我国生物药占比分别为22%、19%,2030 年将分别达到37%、41%。据Research and Markets 等机构测算,2020 年全球生物制药设备+耗材整体市场规模约200 亿美元,增速超过10%,其中设备占比约46%,耗材占比约54%(未考虑新冠疫苗);按照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约占全球18%估算,我国生物制药设备+耗材市场约250 亿元,其中设备约102 亿元,耗材约135 亿元(未考虑新冠疫苗),2020-2025 年预计增速分别为17%、20%。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对生物制药产业链装备及耗材的布局,预计公司2021、2022、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3、62.2、73.8 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5.5、6.6、8.1 亿元,对应增速173%、20%、22%,PE 23、19、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工艺放大及工业化相关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周期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