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金融数据点评:总量无虞 结构隐忧
政府债券发力,社融增速上行。12 月新增社融为2.37 万亿,同比多增6508 亿元;社融增速回升至10.3%,较上月小幅回升0.2 个百分点,社融增速进入上升通道,但在实体经济需求较弱的前提下,上行速度和幅度都受到制约。12 月社融的主要支撑项是政府债券,其次为企业债券净融资,信贷依旧乏力且结构恶化,这也反映了社融回升的制约仍在于实体经济需求不强。但目前银行项目储备能够支持1 月信贷出现开门红,加上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政府债券的错位发行使其对社融形成支撑,因此1 月社融增速进一步上行,其主要支撑项为信贷和政府债券。但一季度后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券错位发行的支撑减弱,社融回升的下一步仍要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信贷结构继续恶化。1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3 万亿,同比少增1234 万亿,总量基本符合预期,但结构进一步恶化,票据冲量特征明显,反映了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即使一季度在储备项目的支撑下信贷仍能实现开门红,信贷结构也会出现改善,但再往后信贷需求不足可能仍将困扰信用扩张。12 月新增居民贷款3716 亿元,同比少增1919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57 亿元,同比少增985 亿元,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压制仍旧比较明显;中长期贷款3558 亿元,同比少增834 亿元,一改反弹趋势,实际上10 月、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的上升存在前期积压需求的贡献,居民购房信心仍未完全恢复导致新增信贷需求不足。企业贷款结构恶化,12 月新增企业贷款6620 亿元,同比多增667 亿元,但最主要的支撑来自于票据冲量,其次是短贷的少减,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
M1、M2 增速双双上行。12 月M1 同比增长3.5%,较上月回升0.5 个百分点,M2 同比增长9%,较上月回升0.5 个百分点。M2 增速回升来自于居民和企业存款的多增和非银的少减。具体来看,12 月存款增加1.16 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89 亿元,同比多增2200 亿元,企业存款增加1.37 亿元,同比多增2700 亿元,非银存款减少3800 亿元,同比少减1800 亿元,财政存款减少1.03亿元,同比多减762 亿元。12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明显上升,但政府存款却同比多减,反映出了财政支出节奏在加快,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的政策要求,财政支出加快的下一步是形成实物工作量,一季度基建投资有望取得明显上升。